中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说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普遍的事情,跟走路一样普通,但他又认为,说话和走路原来还是有不同之处的,因走路可以一个人走,但说话很少一个人自言自语,一般要有人听,我们才说话。
说话是那么的稀松平常,就因平常,很多人在说话时大都著意于想说的事,也常会花点时间想想怎么表达,但一般人对于内容大意应如何通过话语组织来表达较以为然,较少人会修饰、调整说话的声音,也较少人会考虑如何让话音与要表达的意思更相合,或想想以怎样一个正常状态之下的声音说话,才不招人嫌。
事实上,我们对于自己说话的声音,往往是充耳不闻的,得经听的一方提醒,方才觉察其中的短处。
听一个人说话的声音,首先吸引我们的,可能是这个人的嗓音特质,即音色。我们凭声音能判断出说话人是谁,这就是音色的作用。男女老少在不同的发音状态下,都可表现出不同的音色特征,有些是个人的生理条件所致的,有些则是偏重个性的表现。前者可通过调整改善,后者可试著润饰或淡化显著的部分,把声音修至一个较无凸显点的状态。
从说话的声音的整体表现来说,以熟练度而言,一般人对音量的掌控较得心应手。但音量太大,或音量大如声浪,却也是我们经常面对的“噪音”问题。
很多音量失控的情况,其实是跟人当时的情绪有关,少数是源自于说话人的生理情况,如身体的强弱以及中气足不足,但是这都可依据语言环境、听者的距离、自己的用声习惯和发音能力,通过控制气息量调整。气息量的收放也可用在音高的调控上。高亢而尖细、低沉而浑浊的嗓音,通常较难获得人们的好感,但可依据自己的音域,把基音调至中音区,让音域上下之间保存空间,以备升降变化,也可避免音高大幅度升降时出现极端的听感。
改善语速再练习修正
音长表现为语速的快慢、停顿的长短,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当然,也有人说话习惯于两三个音节一顿、七八个音节一拖,有的人则碍于舌头的长短,故而咬字发音不利索。说话前,深呼吸,让心先安定下来,这或许可改善语速的问题,而依音节、短语、语句的语言单位扩展发音练习来调节音长,这应可逐步克服后两个问题。
对声音作整体性的调整也许较容易,若从语音的角度去调整和修饰,则相对的较难。在语音课上常谈到的声调、语调的高低升降,元音、辅音或声母、韵母的强弱长短,等等咬字发音和语调的问题,都是围绕著音高、音强、音长的问题。
一个或几个音素、音节、声调,其发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很多时候只是比正常发音稍微多一点或少一点的区别,可是当那“差异的一点”形成一种发音习惯,自然说话时,就会凸显于川流不息的语流里,像河面突起的石块,把流水岔开,引起层层涟漪,十分显眼。那是否能调整那偏差的一点呢?
这小部位针对性“多一点少一点”的拿捏,虽不好把握,但却是可练成的。比方先学著调整说话的声音,跟著依据部分音节修正,然后再讲究语调的局部表现,如此从概括性到针对性,依粗浅细致作层次性规划练习,循序渐进,日久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