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政府又再批准15亿令吉低息贷款给国家汽车工业控股(普腾),以便让其渡过现金流难关。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在于普腾旗下有约1万2千名员工,外加上约5万名供应商员工,波及范围颇大。在盛行裁员风的当今大马,确是个棘手的难题。(见《东方日报》4月9日与10日新闻)
只是,依笔者判断,这不会是最后一次的软贷款,而是很可能没完没了。毕竟,自1980年以来,政府已总共提供了普腾139亿令吉的各类援助。1980-2016年,这么多年了,依然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有什么新商业模式能使其起死回生?
更严重的是,其在本国的市场率,已从1993年的74%的本国汽车市场的市占率,剧降到今天的约15%,可说每况愈下。
不看好普腾能翻身的理由很简单。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行不通的头脑发烧的项目。除非政府持续用高关税与高国产税来保护普腾;否则,它是走不远的。
产业经济学家均知道,汽车工业虽说是个很具带动力的工业,能带动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可是,它也是个著重规模经济(ScaleofEconomy)的产业;也就是,若一个国家人口规模与市场容量有限,就不宜发展自家的汽车工业,而必须以能够走出去,也就是走向国际市场为目标;若否,就应满足于把本国当成生产基地,而不是以本国市场为目标的国产车。
大马的问题就是不自量力,要面子不要里子,硬要虚有其名的国产车,而不是把本国当成生产基地。
反之,泰国走的便是把本国当成生产基地的借鸡生蛋的务实路线。所谓借鸡生蛋是说,有自知之明,不要国产车,而是把世界各国的有名厂商引入泰国,把泰国当成市场与出口汽车的生产基地。从结果来看,目前,泰国的汽车年生产量已超过200万辆;其中,有一半是出口!这就“要里子而非面子”的务实路线的成果。
在泰国,多家外企在泰国生产的策略,使泰国产生多元竞争,也促进了泰国的工业化进程,使泰国的汽车制造技术突飞猛进,更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模具制造业、机械精密加工业,及许多具有前后关联的产业。
执迷不悟酿大错
这个借鸡生蛋策略,不但为泰国创造了外汇,更重要的是,它提升了泰国的工业水平,及创造了许多体面的就业机会。众皆知,民生为治国之本,而就业则是民生之本,只有把政策目标放在创造就业与改善民生,才是好政策;可大马的路线是反其道而行,要面子不要里子,而且是执迷不悟,明知行不通也要硬干到底,结果是一错再错。
早在10多年前,已知道普腾迟早走不下去,而传出与世界名汽车厂洽谈的消息(据知是大众Volkswagen),可最终没有结果,其后果就是尾大不掉。
有道是,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若明知行不通,又要死要面子,后果就只得由国人来承担。油气收入多时,还可用油钱补贴,可在撤销、削减各类补贴与出台消费税的今天,依然要继续为普腾输血,道理何在?以普腾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之小,难道真能走出国门,冲向世界?若在1990年代高峰时期也冲不出,今天就冲得出么?
放眼世界,当今全球汽车市场的产业趋势是走向集团化,以大吃小,产业集中度日高,除了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还可能以市场规模够大,走保护主义路线外,中小型国家已难发展自有的汽车工业,而应改选其他较不著重规模经济的产业,才有可能有所突破。
实事求是地说,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连美国的老牌三大汽车厂也被日本与韩国车抢占了不少市场,名不见经传的普腾想要打入国际市场,其困难度可想而知。实则,连大马人也对普腾的品牌缺乏信心,更何况外国人?汽车工业除了著重规模外,也是个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的工业,年销量不到几百万辆,是无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搞研发的,而目前的趋势则是电动车与油气混合车等。
不宜再吁民购车
中国政府也正扶持这些新兴领域。大马缺乏市场规模、技术、人才与资金,应选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来发展,以便物尽其用,让稀有的资金用到可能创造体面就业机会方面,而不是花在不具生产性的领域。进而言之,大马的内需政策,也已走到内虚的地步,家债已高居GDP(国内生产总值)的89%,不宜再继续鼓励人民买车。实则,大马的破产人数中,有约25%便是因还不起车贷而破产。
房贷与车贷偏高,也削弱了大马未来的增长潜能。可以预见,长期来看,大马的经济增长潜能会被高家债与消费税所钝化,这也削弱了普腾翻身的可能性。至于第二国产车(Perodua)由于有丰田集团(TOYOTA)为后盾,自可有恃无恐;只是,由于它是丰田集团的一份子,自也不会积极走出大马国门,去与丰田集团争市场份额。
从著重创造体面就业、提升工业能力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大马应改变路线,走泰国式的借鸡生蛋路线,而放弃有名无实的国产车品牌才是上策。
毕竟,这是个日趋讲究实力、效率、实利与竞争力的全球化时代,虚有其名的国产车只会使国家继续流失血液,进而弱化国家的整体竞争力,终而动摇政权与国本。总之,从大势来看,普腾不可能靠本身能力翻身,进而拖累国家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