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产品,各国按照其绝对或相对优势互通有无,基本上可带来互利的结果,是主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当然,非主流经济学会持不同观点,如依附论者(Dependency Theory)认为,国际政治经济的权力关系是不平等的,国贸只会加深弱势国对强势国的依附关系。
只是,事在人为如何趋利避害才是重点,如中国这30多年来能快速脱贫,甚至成为主要资本输出国,在相当程度上,可归因于全球化红利,及2001年后,可归功于世贸(WTO)红利,若非全球化,所提供的外需机会,中国或日本、台湾、韩国、香港和新加坡等,不可能有今天的经济水平。约言之,问题不全在于国贸的好坏,而在于如何善用之,这才是关键。
就大马而言,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其相对的开放性,此点可从其贸易依存度中一窥究竟。根据经济学人,在2012年,大马是贸易依存度第9高的国家,第一名则是以转口贸易为主的新加坡。大马的贷品与服务的出口,通常高达GDP的80%以上,如在2014年,名义GDP为1?070兆令吉,出口总额则高达8522亿令吉,进口则是7476亿令吉。
若以出口值计算,大马也是全球第27大出口国;只是,人均收入排名却是第87名。之所以,我国出口以加工贸易与原产品为主,出口量虽大,但在本地加工的增值却有限。如在2014年,出口中,有76.96%为制成品,其中,电子电器等占了37.4%,主要是靠装配与包装进口半制成品或组件,然后再出口。其中,在本地生产的高增值组件并不多。另外,农产品与矿产品,个别占了9%与13.6%,余者0.5%。
从进口来看,2014年进口中,资本商品(Capital Goods)(如生产设备)占14.1%,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占59.8%。消费品只占7.4%,余者18.8%为双重用途产品或再出口产品。从这个进口结构中可看出,中间产品(如半制成品、组件)占最高百分比,反映了加工贸易(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等)的性质。若无法提升进出口品质与增值,就很难期望可大幅提升薪资水平。
从出口方向来看,东亚占了49%,发达国占28.7%,其他占22.3%。到发达国的出口中,日本、欧美国个别占了10.8%、9.5%与8.4%。到东亚的部分,新加坡与中国个别占了14.2%与12.1%。
至于进口,则是东亚占51.3,发达国占26.1及其他占22.6%。总的来说,东亚占了50%,发达国占27.5%,这个模式显示出,东亚是大马最大的贸易伙伴,其中又以新加坡与中国占比最高,个别占13.4%与14.3%。显见,中国已成大马的最大贸易伙伴。
大马国贸的另一个特点是,自1998年以来,商品贸易账户长期出现顺差(即出口超过进口,也称出超),而服务贸易则常出现逆差(即入口超过出口的入超)。惟总体上言,经常账(Current Account)(商品加上服务账户)均是顺差,这就为大马积累了约4000亿令吉的外汇存底。这个长期顺差,是稳定大马经济信心的支柱,若出现逆差,将严重冲击到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