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想过做一份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现在终于知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今年37岁的黄颂媮原本是一名平面设计师,但去年底忽然中风,如今仍然在复建阶段。
“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访问时,她用这一句话形容自己中风前的生活。作为平面设计师,她经常需要与时间赛跑,赶在期限前完成设计,也需要随时应客户要求修改设计。黄颂媮直言以前并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虽然上班时间是10点到7点,但每每都需要加班至晚上11点左右。回到家之后,也会继续想新的设计点子,无法入眠,眼睁睁到凌晨三四点还未入睡,对她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虽然周末不需要回公司上班,但她依旧会开电脑完成工作,工作时长与平日上班时间无异。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她想过跳槽到其他公司,却遇上了行动管制令,不敢轻举妄动,深怕一个不小心就变成无业游民,只好继续承受著这些压力。“MCO的时候,大家转线上(推广),工作量更大。有时候做到很夜还不能回家,生活作息颠倒。”她感慨,当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模式后,只要一休息下来,就会觉得自己在偷懒,因此每天都继续工作。
中风的那天,黄颂媮到家里附近的公园透透气,但走路时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征兆。“当时我还没发现有问题,只是觉得自己可能累了,就慢慢地走。其实那时候已经中风,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直至晚餐时间,家人发现她说话不利索,并且发出类似卡通的娃娃声音,才发现她已经中风,急忙送院。
复建漫漫长路
“我明明已经开著眼睛,但护士一直叫我睁开眼睛,跟他们说话,他们也听不懂。”到医院时,黄颂媮的手已经无意识地握紧,一直打不开,眼睛也变得肿大。在整个检验过程里,她已经无法正常行走,让她开始紧张,所幸医生说只要给予时间就可以恢复。
手术后,她左边的身体受到影响,就连舌头也歪了一边,无法正常说话。在加护病房的那一个星期,她开始学习说话,并且每天都需要为手脚拉筋,放松筋络。在医院日复一日地复建,直至她学会走路后,才能出院。
“手术后很多东西做不到,记忆力很差,就几分钟可以读完的东西,我现在也做不到,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看。”出院回家才是挑战的开始,由于很多原本能做的事已经无法完成,让黄颂媮对自己生闷气。“要开一包饼干,我都开不到,要用剪刀也不能,想尽办法就是不能,觉得自己为什么这么差。”后来,她开始思考能否用其他方式去做到自己想做的事,譬如换成一把较小的剪刀,再用另一只手拉著才剪;或者一些方法来撕开。当然,这些替代方案不是每一次都行得通,偶尔还是要等母亲下班回来帮忙解决。
如今,在她到马来西亚中风协会(NASAM)之后,物理治疗师教会她一些正确的施力方式,让她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容易一些。“我自己的方式虽然也能行得通,但其实是错误的,很容易让自己受伤,现在知道要怎样去做到这些生活上的小事了。”有些事对中风患者而言,单手很难完成,必须用双手去做,才不会用蛮力让自己受伤。
手术后醒来,受到最大影响的除了肢体,就是记忆力,就连最基本的A-Z都不记得,需要重新学习。如今她只能用缓慢的速度打字,无法恢复到以往的速度。而对一个设计师最重要的能力——绘画,也必须重新开始。作为左撇子,左手受到影响,无法画出如从前般漂亮的画作,只能改用右手,重新学习画画。虽然NASAM的负责人和母亲都认为她的画已经有一定的水平,但她仍然不满意,认为与以前的画作差别甚远。
庆幸有母亲陪伴 盼一起去旅行
从医院回家到现在,这大半年来的复建之路都是母亲陪伴她走过来。尤其从原本走路不稳,只能卧床修养,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经常需要等母亲下班回来解救,到现在每日载送她到NASAM复建,一切都是母亲在负责。黄颂媮在旁补充,由于自己需要工作,还需要如照顾孩童一样照料女儿,偶尔也会让她出现负面情绪,但为了女儿一切都心甘情愿。
想起妈妈一路走来的陪伴,黄颂媮哽咽说:“我知道她很辛苦,为了我牺牲很多,原本喜欢到处去走,现在却要在家照顾我。”询及接下来最想做的事,她说自己现在行走缓慢,希望自己走路能再稳一点,追上正常人走路的步伐,然后陪伴妈妈去旅行。喜欢绘画的她不会放弃绘画,但希望是以另一个形式重返职场,继续这份对艺术的爱,或许是当个绘画老师,让自己的工作时间较为弹性,也不会有上一份工作那么压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