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不太想被特别关照,好像我什么都做不到那样;有时候我又想要被特别关照,因为有的东西我真的做不到,不像其他人。”19岁的李雍轩在访问时如此说道,刚上初中就遇上中风,导致他无法在最青春活力的时候肆意奔跑,跟同学们一起玩乐。
李雍轩在中学一年级时忽然中风,当时母亲带弟弟妹妹出门理发,剩下他与哥哥在家。他在客厅时忽然感到全身无力,想大喊哥哥却发不出声,硬是拖著身体爬到楼上就晕了过去。李雍轩的母亲接到大儿子的电话后,把弟妹留在理发店,急忙赶回家送他去医院。
“说实在的,我也不清楚当时发生什么事,当时他眼睛开著,但人好像没了意识,我一直叫他不要睡。”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李雍轩的母亲仍心有馀悸,医生说必须开刀,但机会是50:50,要家属做决定。“也没得选,只能做这个手术了。”母亲透露,李雍轩儿时就曾经忽然晕倒,放出脑内淤血后就无大碍,不曾想到如今会发生类似的事件。动完手术后,医生怀疑雍轩的头部曾经受伤,导致脑内出现淤血和肿胀现象,甚至挤压到脑壳无法完全盖著头脑。
李雍轩受伤的是左脑,致使右边的身体部位都受到影响。“他那时候嘴巴歪了、眼球也有受到影响,跑到一边去了。”李雍轩出院时仍插著鼻管,无法站起来走路,需要家人贴身照料。直至回家休养了两个星期,才拆掉鼻管,开始正常饮食。
从右撇子变成左撇子
“我一直叫他不要放弃!”提起孩子复建的情况,母亲不禁哽咽,当初的艰辛仍历历在目,心疼孩子的同时,也担心孩子会放弃复健。李雍轩不仅需要重新学习运用身体的肌肉,也需要将自己从右撇子变成左撇子。原本因手脚肌肉影响,无法举起右手,连自己穿衣都成问题,只能由家人代劳,让他穿扣纽的衣服。后来在马来西亚中风协会(NASAM)物理治疗师的教导下,他开始学会自己穿T恤,也扣纽,一切都用左手来进行。如今,他还能用左手写字、画画、绑鞋带、打领带、滑手机等,日常生活基本所需都能用左手完成。“现在最想学习的是煮饭。”李雍轩补充。
母亲原本担心这场大病会让原本内向的孩子,因害怕同学异样的眼光而不想面对社会。没想到孩子在修养半年后就愿意回到校园,并且选择回到自己原本的班上与朋友一起上课。到NASAM复建后,他很快就能走路,最后还能不用拐杖靠自己行走。不过,因担忧校内同学不小心撞到他,母亲还是要求他带拐杖上学,直至中五毕业为止。“他问过我:‘能不能不要带拐杖去上学?’但我说不能。”李雍轩说自己并不记得这件事,至于原因,或许是因为觉得很麻烦吧!
回到校园后,他原本跟哥哥一起搭私家车去上学,有哥哥帮他背书包、拿东西,但随著哥哥毕业后,他就只能靠自己完成所有事情,包括将拐杖“塞”到车里。庆幸的是,他有几个要好的同学,会到校门口等他,为他背书包,让他上学变得更轻松一些。
“回到校园生活也不难,也没有人不小心撞到我,除了体育课不能上,其他的都还可以。”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在这个肆意欢笑、奔跑的年纪,自己只能默默坐在一旁看同学们玩乐,心里并不好受。他坦言,偶尔看到老师请同学帮忙时,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因为老师一定不会“麻烦”他。“所以有时候会不希望自己被“特别照顾”。”其实,中风对李雍轩带来的影响并不只是肢体上的不便,就连在思考和吸收知识方面也受到影响。“有时候会比较慢,学习会比较慢。”
最想打电动和煮饭 盼望可以继续深造学画画
访问的最后,问他有什么事是想做,却还没能做到的事,李雍轩不假思索地喊出:“打电动和煮东西!”他直言,家里的掌厨人是婆婆,希望自己能学会煮饭,在婆婆外出的时候帮忙照顾家里。不过在家与在协会复建时不同,在协会时,陈默耘会防守让他去尝试,但在家尝试时,家人们总是担心他会受伤,因而每每煮到一半,就会被家人接手,至今仍未成功在家下厨。
陈默耘指出,自己一般会询问病人最想做什么,然后设法帮助他去完成。因此当李雍轩提出想学煮饭时,就教他开火、切食物等。虽然李雍轩康复进度理想,但手指和脚踝依旧不灵活,细活对他而言依旧是一个难题。
个性内敛的李雍轩在访问时的回答简短,或许是父母都在身旁,稍感压力,但能感受到他对自己认定想做的事,就会努力不懈。几次询及复建过程中最艰难的地方,李雍轩都腼腆地回答并不难。多年来陪伴他走过重重难关的物理治疗师陈默耘在旁补充,他会直接用行动来证明他想做的事,包括画画。陈默耘笑说,自己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练习画画,知晓的时候他已经能用左手画了。对于惯用手从右手换到左手,他也不觉得有太大的困难,只是要自己调整位置而已。近期,他开始重拾球拍,尝试回到运动场上与家人一起打羽毛球,生活慢慢回到正轨上。
重拾画笔乍聼之下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但对于中过风,又需要重新学习用另一只手来画画的人来说,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今年3月完成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的他,因成绩不理想而无法找到能继续深造的学府。若有机会,他希望能继续深造,往他最爱的绘画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