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又下雨了!希望不会再度引发水灾…”自从经历“百年一遇”大水灾后,我们开始闻“雨”色变。只要一下雨,大家犹如惊弓之鸟,忧心水灾再次降临。面对不能预测的气候变化,以及未来各种不可预测的冲击,难道我们只能坐以待毙?
“政府已经积极于对排水系统进行事后剖析,并继续挖深河道工程,以确保城市地区闪电水灾问题能够解决。”马来西亚规划师协会(Malaysian Institute of Planners)副主席李立贤认为,很多人把水灾问题归咎于政府,但爱护地球人人有责,因为一次次的天灾都在证明地球生病了。
维护住宅范围沟渠 人人有责
“根据资料,我国人均用水量是每人每日210公升,远远超出联合国订下的165公升;邻国新加坡的每人每日用水量只是156公斤。”他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水价太便宜,国人根本不觉得“痛”。另外,此前吉隆坡水利灌溉局亦指出,垃圾堆积在巴生谷河流栅栏前也是其中一个造成雪隆水灾的原因,因为无法疏水。当大雨降临,雨水量增加时,便会无法负荷,导致洪水涌出陆地。针对这点,他说,“大众经常推广‘爱护河流’,但大家最应该先把住宅范围的水沟维护好。”他续说,水沟是一个很重要的排水通道,但许多人会将油水、厨馀及清洁剂直接倒入水沟,水沟若时没有马上清理,这些东西一直累积在水沟里就会发臭,大雨来袭时就会因为阻塞排水系统导致淹水。“油水、厨馀及清洁剂其实是应该透过污水处理系统,而不是水沟。”他直言,当水灾发生时,许多人会把责任归咎于政府,却不曾想过水沟排水不佳的部分也有自己的责任。“当然政府也有不足的地方,包括设备不足够、破旧水沟没有获得即时维修等等。”
至于城镇过度发展导致水灾发生的说法,他不否认,因为绿地的吸水能力一定比沥青马路来得高。“但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的发展比我国来得密集,却不曾发生过于严重的水灾。”作为城市规划师的他说,每个土地的承受力都非常有限,也有它的自然限制,譬如说靠近河边的地区在下雨导致水位提高时会威胁到居民的安危,于是规划师就要遵循城市条规去做规划,好让它能变得更加适合人们安全地居住。“当初八打灵再也的形成就是因为吉隆坡太高拥挤,而必须把人口、房产分移到其他地方。”他解释,八打灵再也不是独立的城市,在它周边有莎阿南、梳邦再也和吉隆坡等,如何协调每个城市之间的交往,甚至是各州之间的协调等,这些都会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所以城乡规划的范围是很广的,但最终目的都是要高效使用空间、资源和人力等,创造出让人、社会和自然能和谐共生的平衡体系。
他说,“其实突发水灾是可以避免的,至于该如何于发展做出相应的调适才是关键。”他续说,其实政府规定发展商在发展任何一片土地的时候都必须保留10%的绿地、建立屋顶公园以及雨水收集系统。“所谓的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减少对自来水的使用。”雨水回收再利用也是永续雨水管理的一环。建筑物可以设置雨水贮集与过滤设施,作冲厕用;绿地与开放空间所设置雨水花园下方,可以设置雨水积砖来贮留雨水,作为浇灌使用。他总结说道,水灾形成非偶然,也非政府一方的责任,而是所有人的责任。“根据气象局指出,上个月的17、18号,短短两天就降下整整一个月的平均雨量,让城市一时之间无法负荷,导致水灾发生。”
精明隧道smart tunnel就应该“淹水”?
社交网站上经常会流出“精明隧道smart tunnel又淹水的新闻,甚至调侃所谓的精明隧道不精明,防水隧道,不防水等等…”但李立贤说,精明隧道的角色就是“淹水”。精明隧道smart tunnel的全称为“雨水管理和公路隧道”(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road tunnel),全长9.7公里,主要用途是舒缓市区的交通阻塞和发生闪电水灾时进行排水。“隧道还没落成时,雪隆一带经常会发生大水灾,最严重的发生在2007年6月10日,当时武吉免登金三角地带、独立广场都没有幸免,水深从1尺至4尺不等。”
他解释,精明隧道是一个以三种模式运行的系统。第一种模式会在正常条件下,或降雨量非常低,以至于不需要分流到隧道时运行。中度降雨会激活第二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洪水被分流到高速公路隧道降低段的旁路隧道,该隧道依然通车。在每年一两次的大暴雨时,会切换到第三种模式,这时隧道不通车,具有300万立方米综合能力的全段隧道全部用来疏导急剧增加的水流。遍布广泛的监控站将确保可以分配足够的时间,在最后一辆车离开隧道后才打开自动防水门。
根据环境及水务部秘书长拿督斯里再尼乌江指出,上个月的连续倾盆大雨后,精明防洪隧道也启动约22小时,成功转移500万立方公尺的水量,协助避免吉隆坡市中心部分地区发生大水灾。
打造海绵城市 增加在地吸水力
面对不能预测的气候变化,李立贤说,海绵城市是一种提升城市韧性的概念,它具备存排水、过滤空气及污染物质等功能,利用都市中分散而可运用之土地与建物空间,以入渗、滞蓄雨水等方式,如同海绵般吸存水分,达到保水、防洪、防旱、降温及减碳等效益。举例,土地还没开发前是一片森林,那么这片森林有如海绵一样可以“吸水”:下雨时,树木的叶子会先截流一些雨水,随后慢慢蒸发;没能被截流的,则降到地面上,渗进松软的土壤,除了进入地下水层,也会透过植物蒸发掉。如果雨势较猛,超过土壤可以入渗的速度,则雨水就会积在森林的低洼处,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入渗,或慢慢蒸散掉。
换句话说,森林的截流(interception)、入渗(infiltration)、挖蓄(storage)、蒸发散(evapotranspiration)等作用,可以“锁住”许多雨水,就好像海绵一样。当森林的植物、土壤留住愈多的雨水,一般下雨时,集水区的河流水位仅会缓慢上升,不会暴涨;雨停了,水位也是缓慢下降。然而,当森林被夷平,以水泥建筑、柏油路等不透水的表面取代,那么上述的种种水文功能几乎都消失了,没有大量的植物截流、蒸散,少有可入渗的土壤。在这样的情况下,下雨时就会产生“雨水迳流”(stormwater runoff)——亦即不能被土地吸收的雨水。雨水迳流太多无处可去,就会造成淹水;为了防止淹水,现代都市都会建置绵密的雨水下水道网路,将雨水迳流收集起来,快速排到河流。这样的设计虽然防止了淹水,但也因为排水系统的高效率排水,城市中的河流在下雨时很容易暴涨。
而所谓的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是与其快速排水,把水污染和淹水灾害转移到下游,不如尽量现地处理(on-site treatment),从源头就减少雨水迳流的产生,并处理雨水迳流的污染,包括让城市中的各种绿地发挥水文功能,将其降挖,改造成“雨水花园”(rain gardens)或“生态草沟”(bio-swales),采用渗透率高的土壤,种植适当的植栽,让雨水迳流先在这里滞留,慢慢入渗、蒸散,而不是直接进入雨水下水道进而影响河川水质和水文。大雨时,即便降挖的绿地只能入渗、滞留部分雨水迳流,至少可以减轻都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减少淹水机率。当雨水滞留在降挖绿地的同时,水流速度会慢下来,其所夹带的淤泥、垃圾可以沉淀下来,营养盐可以被植栽吸收,因此同时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此外,绿屋顶(green roofs)、人造湿地等,只要设计得宜,理论上也会同时具备迳流量削减与水质净化的功能。
以上这些设施,就是“海绵设施”,等于是利用自然机制来处理都市排水课题,其实就是所谓的“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这些可以兼具雨水迳流处理功能的绿地,跟“灰色基建”(grey infrastructure)的下水道有类似功能,但却是由自然元素组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基建”或“绿色基建”(green infrastructure),也可翻译为“绿色基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