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麻坡人来说,每次返乡,只要一跨过麻河,即便还没有抵达住所,我们就会感觉已经到家了。”
《麻河时光》是本地第一本以河流域为界的地方杂志,由同名地方新媒体“麻河时光”制作出版。该团队发起人张国强用一句话简单点出麻河在麻坡人心中是怎样的存在。
带有地方性质的活动,往往以一个镇、一座城,或一个州为单位,界线清楚而僵硬地划分出我们与他者,而河流的流动性则多了一丝灵活的基调和串联的意味。
“麻坡过去一直有人在推广,但麻河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它有很丰富的背景历史是我们从来不知道的。我们之所以用河流出发,除了能够扩大格局,也因为这条河所经过的一些乡镇有著迷人的历史,却没什么人去关心。”
麻河全长约250公里,源头落在瓜拉庇劳,一路流经两个州六个县,最后从麻坡河口注入马六甲海峡。《麻河时光》志在记录发生于麻河边上的美好人事物,从2020年9月发行创刊号起,以3个月一个季度的间隔,至今已出版至第四期。
新创公司跨界合作 经营社区推动发展
从事建筑设计的张国强,从吉隆坡回流麻坡后,创办了建筑设计工作室,也经营着一间社区图书馆。他指出,由于工作选项较为单一,麻坡也如其他乡镇一样,面临年轻人外流的困境。因此,他在去年6月号召成立“麻河时光”团队,将散落在小地方的年轻人聚集起来,通过互相合作来为彼此圆梦,同时推动社区发展。
“在这里,年轻人若想要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有时还蛮辛苦的,但如果大家结合在一起,或许会有新的可能。既然我们没有如大城市般的环境,那就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麻河时光”由将近20个新创公司组成,专业领域涵盖影像、平面设计、餐饮、音乐和旅游导览等等。大家秉持多元开放的原则,积极落实各种文创项目,而杂志只是其中一环。
身为杂志主编的蔡耀铭表示,疫情带来的破旧立新让这个充满实验精神的计划得以实现。“疫情打乱整个世界的节奏,大家都在找新的出路,什么事情都变得有可能。比如上网卖鱼在以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疫情把它合理化了。所以我们觉得‘麻河时光’这种新颖的串联方式或许值得一试,而小镇比起城市,试错的成本也较低。”
“没人告诉我们,怎样才算是好的地方刊物”
这份创新也让杂志摆脱旧有的出版模式,未等概念化为实体,《麻河时光》创刊号就已开放预购,出乎预料地获得大量支持,缩短团队瞎子摸象的过程。
“我们能够参考的本地地方杂志并不多,也不知道一开始应该印刷多少本,所以我们采取快速大胆的做法,只画了一个封面,构思一些内容,公开询问看多少人愿意支持,从中取得一个参考值。”
蔡耀铭续言,缺乏参考例子,也就无从得知好坏的标准,只能通过读者的回馈,一期期地边做边学边修改,让内容尽可能地包罗万象,涵盖美食介绍、乡镇历史,以及各个年龄层的人物故事,期许这本杂志落在任何麻河人手上,都能找到他们喜欢的元素。
张国强补充,小地方的日常小事很少有传统媒体去关注,而《麻河时光》杂志就填补了这块空缺。例如,杂志曾报导了麻河采蚝人徒手潜入河底捉蚝的故事,然而随著时代变迁,如今已剩不到10人从事这份职业。
“很多事物已经慢慢地被淡忘掉,我们想把这些美好挖掘出来,让下一代也能知道,原来我们生活的地方存在那么多美丽的事物。”
挑战:在商业和文化价值之间取得平衡
为了现实考量,张国强表示,“麻河时光”最大的挑战,是必须在商业和文化价值之间取得平衡,确保大家发挥所长制作优质内容后,不会劳而不获。同时,他也欢迎更多企业、单位,甚至居住海外的麻河人加入联盟,一起开创更多可能性,在现有的杂志、播客(podcast)、影像、网络节目以外,落实更多有意义的项目。
“世界一直在变,我们也必须迎合市场不断改变创新,让这件事情拥有更多魅力和影响力,吸引大家来参与。”以杂志内容为例,从创刊号到第四刊,合作的写手和内容制作者多达4、50人。“虽然这会增加沟通成本,但我觉得它带来的效益是很大的。”
比如团队曾到岭嘉(Lenga)采访,并邀请当地因为疫情而待在家的大学生一起合作。除了在网上征稿,他们也会向时评员和文字工作者邀稿,让杂志内容丰富多元,扩大受众群。
蔡耀铭认为,如今已非单打独斗的时代,要怎么让“麻河时光”里的各个单位维系得更加稳固,走得更为长远,在社区中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是未来一大考验。
多元思维看待自己生活的土地
在为读者挖掘更多故事的同时,两位土生土长的麻河人也对这片河流域多了新的认知。
虽然《麻河时光》是一本中文杂志,但内容取材非仅限于华人社群,张国强表示,通过杂志的名义,得以接触日常生活圈鲜少交流的友族同胞,了解他们的故事,是他最大的收获。
“我们曾采访一名退休军人,它是华巫混血儿,能说流利的中文和福建方言。当你在用中文跟马来人交谈的时候,好像进入一个魔幻的世界,他们会跟你描绘很多你不了解的一面。通过接触不同社群,让我们有更多元的思维去重新看待自己生活的土地,是我在做这本杂志一个很大的发现。”
蔡耀铭也说道,这本杂志为他们搭建了各种桥梁,让他们能够走入食肆采访云吞面小贩的故事,或是走入学校询问小朋友的未来志愿,主动在社区里促成更多扣连。
而这种连接很多时候是双向的。曾有一名从外州远嫁当地的妇女,以手写信记录自己对这个地方从陌生到喜欢的过程,并托人转交《麻河时光》团队,这篇文章后来也刊登在杂志里。“这是我们所乐意看到的,欢迎大家一起来完成(记录麻河)这件事情。”
越在地,越能引起国际关注
《麻河时光》究竟是做给麻河人看,还是非麻河人看,地方刊物的格局能有多大?相信这个问题两人已经思索多遍,而杂志标语“越在地,越国际”或许就是他们的解答。
张国强指出,城市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反而还未过度发展的小城镇,保留了很多好东西。这些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元素,所衍生出来的,独有于这个地方的人事物,越来越能引起国际层面的关注,通过纸本作为载体,将会赋予这些东西更为隽永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我觉得这也是当今纸本的意义,因为网络资讯太快了,而纸本可以让我们沉淀下来。当然,纸本必须和网络结合才能走得更远,而在步伐快速的当下,也需要一个缓慢的、永恒的事物,可以在人们心中植入一个印象。虽然我们每一期杂志只印刷1000本,但如果把这1000本做好,所发挥的效用已经很足够了。”
回过头看自己身处的地方,蔡耀铭觉得能够依傍著麻河生活是一件幸运的事,每当心情低落、烦躁,不远处就有一条河安静地接纳所有负面情绪,给予心灵上的慰藉。
由于“麻河时光”成员多来自麻河下游的麻坡,蔡耀铭希望团队能够透过这本杂志慢慢逆流而上——逆著河流一步步挖掘出中游到上游麻河人的故事,将沿著麻河的社区串联起来;同时,逆著时代洪流出版纸本杂志,并利用新媒体和地方力量,让这件事能够走得更为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