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圆的梦,好比把火箭送上太空、把月球放在家里欣赏……这些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的梦,都被林大涵一一实现了。台湾群众集资顾问公司“贝壳放大”(Backer-Founder)创办人林大涵投身众筹领域超过10年,手上实现的案子超过数百个,并且每一家都还“活著”。

台湾群众集资顾问公司“贝壳放大”(Backer-Founder)创办人林大涵。
台湾群众集资顾问公司“贝壳放大”(Backer-Founder)创办人林大涵。

“众筹说的是要如何让人提前(提钱)相信。”在早前的创艺人与创业人必须知道的众筹成功心法分享会上,他提出了这个论点。无论对众筹顾问公司或是投资人来说,“提前相信”都是一个案子能否成功的要素。然而,在让投资人相信之前,执行者本身就要先找到案子本身的价值,才能做到“提前相信”。他坦言,要比别人更早相信其实是一大挑战,必须有准确的判断以及足够的信任。“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会靠直觉做筛选。”每个案子都有风险,但刚开始时团队人手不足,无法分领域做资料搜索,他偶尔也会凭直觉做选择。

“ARRC前瞻火箭”是最让林大涵感动的项目。
“ARRC前瞻火箭”是最让林大涵感动的项目。

入行多年,他亲自参与过无数案子,至今仍让他感到悸动的是“ARRC前瞻火箭”项目。“你能想象一群老教授带著学生一起去实践做火箭的梦想吗?”为了完成留学时彼此约定的梦想,这群老教授分别学习了不同的专业,包括材料科学、推进控制、电子遥控等,并且为了圆梦在不同组织学习。虽然做了两次都因种种问题而无法发射成功,间中也有人离开团队,但最终被台湾国家太空中心选为合作对象,最终才终于成功发射。“从少数人的梦想,到多数人的支持我,我觉得这个是众筹里面最浪漫的实现样貌。”林大涵认为这个案子算得上是超现实的存在。

从找赞助到创立众筹平台

帮助数百支队伍完成众筹、累积众筹金额超过30亿台币(约4.5亿令吉),感觉就像是在行内开挂,但林大涵调侃自己只有高中学历。他曾在台大和政大求学,但两次都因缺席太多而被退学。求学时期他参与了艺术季,看著同学们到大学周边商家去拉赞助,让他联想到“勒索”。“其实就是三四个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店,要求老板支持一下活动,然后老板就为了打发学生而随便给个三四百块台币。”这与他心底所想的拉赞助不太一样,太浪费时间,也没有效率,还不如去打工赚钱来得快。“然后我就发现在台大周边其实有一些公家单位可以申请经费,结果企划书一交上去,一下就拉到十万台币。”

从大学活动开始,他被台湾知名社区网站“无名小站”创办人相中,邀他加入众筹平台FlyingV,成为他进入这个领域的契机。“当时算是边上学边创业,但公司越来越忙,因此在权衡之后就决定先在台大休学,但休到期满不能再休,只能被退学。”

林大涵在大学期间活跃于各个大学社团活动。
林大涵在大学期间活跃于各个大学社团活动。

加入FlyingV后,他是团队中的中流砥柱,好些知名案子都由他负责,但后来因一些事故离开团队。“其实我当时本来想接受一个工作邀约了,没想到电话还没打出去,就收到前同事的电话,说他们几个都辞职了,要我负责。”他笑说同事们都有自己擅长的专业,唯有他两手一摊说只会做众筹,于是就有了贝壳放大。

“其实之前我就一直想成立顾问部门,专门帮那些我们觉得有价值的专案做行销,但是当时公司觉得不是时候。”2014年成立公司时,这个想法再次冒出来,因此将公司定位在群众集资顾问公司。“有些人说应该再开一个平台干掉前一家,但我觉得既然平台已经做过了,就应该去把我还没有实现的东西去实现起来。”贝壳放大做的事顾问行销,意味著在接专案做众筹的同时,也为对方做行销包装。“其实就是为这些专案‘化妆’,发掘它们的美。”

一场艺术季让他开始学习拉赞助,成为他进入众筹领域的机缘。
一场艺术季让他开始学习拉赞助,成为他进入众筹领域的机缘。

有别于一般众筹平台,这里的专案必须先经过筛选,再由团队完成行销包装才能上架。高峰时期,一年下来有超过1000个专案申请,但被选中的只有50、60个。林大涵直言,在确定案子可行之前,团队都必须做大量的资料搜索,了解该项目的可行性,再来按专业领域分工。

“其实做众筹最难的地方是,在让赞助者相信之前,自己就要相信。”在让赞助人相信之前,团队必须提前相信案子能行,才能继续下去。他透露,筛选案子必须从多方面的价值来看,包括经济意义、社会价值等 ,若是无法确定是否合适就会开放内部调查,看看员工们会不会想投这个案子。“如果连员工们都不想投的话,那么又如何能让赞助者相信它的价值?反过来有很多员工都想投的话,那么这个案子就可以做。”每个案子都不同,但按照专业领域来分类,就能用同样的方式去做判断。他以动物保育为例,指每次要保育的动物都不同,但判断标准是一样的,因此只要案子做得越多,就越的懂得如何做判断。

做众筹越久,越懂得面对失败

“众筹做久了,难免会觉得自己像是造局者,但要清楚知道世上没有完美的规避。”林大涵直言,即便有丰富的众筹经验,也一样会有失败的时候,他认为众筹里的失败其实是在降低失败的伤害,让失败提早发生在更小的规模里。他以保险丝为例,指保险丝烧了指挥造成跳电,用户只会面临暂时性的停电,但家里不会失火。若是将这个了解套在很大的创业项目上,它是一个可以用来测试一个项目是否可行的方式。“其实我觉得这跟脸皮无关,反而是能让我看得更清楚——这个案例成功代表什么,失败是因为什么。”

在这个领域超过10年,他感觉自己他一直持续在做同一件事,一直在帮助他人完成目标。“看著这些团队完成梦想是一件很让人羡慕的事,他们通常比我更专注,需要花三年、五年去做一个产业。”站在一个很近的距离看著他们完成目标,能感受到他们的执著和成就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会慢慢成为他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算是服务业,我要在专案团队的感受、赞助者的感受、员工的感受,但谁来在乎我的感受?”然而,在专注参与这些专案时,林大涵往往会忽略自己的情绪,直至一个前员工说的一番话,提醒了他要照顾自己的感受。他打开自己的行事历,里面满满都是颜色,代表著他在做每件事的心情,譬如绿色代表开心,黄色代表普通、红色代表不开心等。只要一回看行事历,他就能更深刻地记得当时发生的事情与心情。

《科学人》杂志
《科学人》杂志

想为自己圆梦

“众筹其实是我找到快乐和满足的工具,我最享受的其实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他笑说自己一直都在为别人圆梦,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直至近两年才开始行动。林大涵早前接手了台湾规模最大的科学杂志《科学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营运,与一家台湾大型上市公司共同投资,期盼透过这个媒体接触不同领域的人,实现自己想做的事。

他透露自己正在研究未来的新型职业运动,认为未来十至三十年内会出现一种以机器人形态进行的新型职业运动。“我现在正在研究要怎样去发展出一个机器人运动联盟的雏形。”他想象中的机器人职业运动是可以直接参与其中,不仅限于操控机器人,更可以发展出一系列相关的职业需求,譬如机器人维护工程师、团队等。尤其现代STEAM教育当红,许多小朋友都希望自己可以学习做机器人,因此可想象到未来的景象。

“现在说起来好像很好远,但我会想到它的未来,再逆著去实现它。”林大涵表示,《科学人》能帮助他接触到很多对实现这件事有影响力的人,让他实现成为下一代职业运动创新者这个身份的梦想。

贝壳放大8周年合照。
贝壳放大8周年合照。

“以后众筹会变得很普遍,无论想要做什么东西都可以众筹。现在是1/10的人会这样说,或许过三五年之后,可能是1/3的人会这样说。”虽然众筹未来会有更广氾的发展,但他认为是时候退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开始培养接班团队“虽然这个有点难,但已经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他笑说自己的角色与律师楼的王牌律师很相似,若有合作方前来但自己没有出席的话,仿佛代表他不看好这个项目。因此他希望能将公司的梯队做出调整,在40岁之前全新投入实现梦想。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狮城警公开偷窃画面 寻找16人助查

阅读全文
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五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一个晚宴向嘉宾发表讲话。(图取自法新社)

特朗普:大选前或爆发第3次世界大战

阅读全文

治安队攀屋顶擒“飞天贼” 屋主拒报警仅能无奈放走

阅读全文

【郭素沁接死亡恐吓】隆总警长:勿揣测案情以免引起恐慌

阅读全文

蓝色流星划过 光芒划破夜空【东方头条】2024-5-20

阅读全文

伊朗总统外长坠机罹难【东方头条】2024-5-20

阅读全文

移动咖啡车全马走透透 小情侣实践边旅行边赚钱

人物访

聂凯汶说,自小是被家人过度保护,所以当初家人是极为不赞成他做这件事。“我知道他们(家人)是不赞成,但我没有给他们反对的空...

阅读全文

参赛实现设计梦 桌游设计师邱卓成游走在天马行空的微世界

人物访

“我想,很多玩家都有一个创造属于自己的桌游的梦想。”桌游设计师邱卓成的正职与桌游毫无关系,本著自身对桌游的热爱,慢慢地摸...

阅读全文

经济学家王婉凤:想透过经济学改变世界

人物访

“我希望透过经济学改变这个世界。”今年39岁的王婉凤是经济学博士,目前于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

阅读全文

【抗癌勇士】积极面对癌症 廖芳宁半年治愈淋巴癌

人物访

“我算是被误诊吧,原本医生说只是咳嗽,后来才发现是癌症。”廖芳宁在2020年初感到身体不适,到诊所检查后,医生表示只是普...

阅读全文

【抗癌勇士】抗癌14年终“治愈” 张荥轩:学会化整为零 医人医心医病

人物访

“去年医生终于说我可以‘close file’了,现在一年只需要做一次如乳房X光检查(Mammogram)就可以了。”抗...

阅读全文

【抗癌勇士】从代父还债到癌症末期 骆翠芬:我们不需要多勇敢,而是要有面对的勇气

人物访

“癌症末期并不代表绝望,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今年45岁的骆翠芬在去年5月份确诊肺癌第四期,癌细胞更扩展至脑部和骨头。...

阅读全文

【抗癌勇士】 抗癌之路不孤单!BELove社区让癌友互相打气

人物访

“我患癌了,怎么办?”大部分听到自己确诊癌症时总会如晴天霹雳,甚至一蹶不振,认为患癌相等于死亡,进而抗拒治疗,导致错失黄...

阅读全文

为了绘本到砂拉越考察 画家阿米靠一股冲劲做生态保育

人物访

“提起绘本,很多人会想起海外的画家和作家,其实本地也有很多好的作品。”第一次与绘本画家梁玉美(阿米)联系时,她这么说道。...

阅读全文

穿梭城市的零垃圾流动车 Refiller Mobile发起人胡淑嫔找回生命的价值

人物访

有人说10多岁是做梦的年纪,2、30岁是追梦的时期,而经过努力耕耘后,40岁应该是“收成”的年纪,生活各方面也趋于稳定,...

阅读全文

从国家队到电竞 运动心理师王涑郡陪选手走过高潮低谷

人物访

你知道运动员也需要专门的心理师帮助吗?没错,2016年,羽球混双选手陈炳顺和吴柳莹在里约奥运拿下银牌后,教练陈慧仪曾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