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纽约、新加坡、巴塞罗纳、日本、巴黎、阿姆斯特丹等等……砂拉越织品艺术家郭晟邦这次终于带著他的作品和展览《Kenyalang Circus》回到吉隆坡艺术馆与大家见面。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砂拉越人,他直言,无论是在国外还是西马一带,常会听到很多人对东马的误解,包括:东马人不是都住在树上的吗?原来东马人有穿衣服的?他以“犀鸟”(Kenyalang)命名,更把这场展览比喻成“马戏团”(Circus),因为他希望以好玩、有趣的方式,解除大家多年以来对东马的疑惑,甚至织造出属于他对后殖民叙事的观点。

“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激发起大家的一些审视,无论是对社会或是自身。”今年30岁的郭晟邦,来自马来西亚砂劳越。他毕业于海牙皇家艺术学院 (KABK) 的纺织与时装系,曾获得 Young Blood 基金会的最高奖项,是2022年度最佳毕业生;目前在荷兰从事艺术工作。作为一位定居海外的砂拉越人,他说:“我发现今天砂劳越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我们似乎不再那么投入自己的‘叙事’。相反,我们下意识地接受了殖民者对我们所加的‘描述’,他们来到我们的土地,记录了‘我们的生活’。”当《Kenyalang Circus》在荷兰进行世界巡展时,他发现当地人或外国人对于东马都有一个既定的印象,其中东马人是长期穿著传统服装的。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还是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想法呢?”

在《Kenyalang Circus》展览中,首先会被中间一副10呎长的作品先吸引。郭晟邦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记者摇摇头说不知道。他进一步解释到,因为在东马有一群少数民族相信他们的祖先是从瀑布来的天使;所以这篇布就像是瀑布,然后我们的祖先在天上看著凡间的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
在《Kenyalang Circus》展览中,首先会被中间一副10呎长的作品先吸引。郭晟邦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记者摇摇头说不知道。他进一步解释到,因为在东马有一群少数民族相信他们的祖先是从瀑布来的天使;所以这篇布就像是瀑布,然后我们的祖先在天上看著凡间的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

他直言,虽然大部分东马人都已经没有穿传统服装的习俗了,但有时候当地人确实会为了要“迎合”旅客(外国人)对东马的期待,而刻意穿上。“除了国外,很多人西马人对东马也都有很多不了解。”他直言,直到现在仍有西马人以为东马人都是住在树上的?“有时我在想,为什么东马人对西马那么了解,但西马人对东马却一点也不了解呢?”他不忘说道,自己之所以会选择织布作为自己艺术作品的载体,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织布是属于东马的手工工艺。来自平面设计师的背景,他直言,当初也是误打误撞而成为了织布艺术家。“在大学时期是,我的老师曾经问说:‘你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艺术家?’当时的他陷入一阵沉思,直到有次跟随爸爸的脚步去到东马的郊区,有机会接触到原住民的故事,以及属于他们的工艺,其中就包括织布。“我当时就在想,何不把自己的作品透过织布呈现出来呢?”他更直言,无论是织布或是编篮工艺,常会被世俗认为是低下阶级的工作,但真正接触之后,他说,手工织布一点也不容易,他们不靠机器,全靠人手或头脑在制作。

他说道,因为后殖民主义的缘故,导致很多人会有一种“乡村相等于低阶”的想法。在展览中,有一副作品是绘画著两个劳工分别在食品厂和油站打工。“这幅作品我想带出的一个现象是,东马人会宁愿去工厂/油站打工,也不会愿意留在家乡或乡村继承手艺。”他更说道,虽然现在织布或织篮很容易就能透过网上购买,价格甚至更便宜,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已经失去这门工艺和那些创作它的工匠的现实。

今年郭晟邦将在新加坡艺博会(ART SG)展览的项目,名为《Expecting》(期待),他分享,作为传统亚洲的孩子,身上难免会背负著来自父母的期待。进一步问他是否都有满足到父母的期待呢?“除了传宗接代目前还无法做到之外,我想应该都有做到吧?”随后便传来他一阵笑声。
今年郭晟邦将在新加坡艺博会(ART SG)展览的项目,名为《Expecting》(期待),他分享,作为传统亚洲的孩子,身上难免会背负著来自父母的期待。进一步问他是否都有满足到父母的期待呢?“除了传宗接代目前还无法做到之外,我想应该都有做到吧?”随后便传来他一阵笑声。

从社会到自身审视

如果说《Kenyalang Circus》的灵感来源是来自家乡砂劳越,那他即将在新加坡艺博会(ART SG)展览的项目——《Expecting》(期待)的灵感便是来自“家人”。“我记得那时是2023年的1月,我从荷兰回到家乡探望父母。那时的他和父母一起在客厅看电视,当时妈妈在脸书上无意刷到一则墓地买卖广告;妈妈便问爸爸说,要不要找一个时间去看看(买墓地)?”他直言,那时候的感觉很奇怪,也让他开始审视原来父母总有一天会离开的现实。

在这个项目中,有很多作品都能看到“对不起”的字眼,问他为什么是对不起?他直言,人生很多时候都没办法被解释的,只能用“对不起”来代替。“曾经有人问我,这‘对不起’究竟是我对父母说,还是父母对我说?”直到访问当天,他依旧没有给记者一个答案,因为他说,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答案,就让大家自行决定。

作为东南亚和新加坡领先的国际艺术博览会,新加坡艺博会(ART SG)将于2025 年1 月17 至19 日在举办第三届展会(VIP专属预览及开幕酒会将于1 月16 日举行) ,展出来自30 个国家和地区的105 家参展 商,其中包括郭晟邦的《Expecting》(期待)。
作为东南亚和新加坡领先的国际艺术博览会,新加坡艺博会(ART SG)将于2025 年1 月17 至19 日在举办第三届展会(VIP专属预览及开幕酒会将于1 月16 日举行) ,展出来自30 个国家和地区的105 家参展 商,其中包括郭晟邦的《Expecting》(期待)。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天然气输管起火】奇瑞免费提供50辆车 供灾民临时使用1个月

阅读全文

气象局:6州1直辖区 下大雨刮强风至晚上9时

阅读全文
一般上,在天然气管道附近会设有告示牌,并用国语和英语表明,区域内严禁任何建筑和挖掘工作,民众也不可吸烟或进行任何引起火患的行为。

【天然气输管起火】两条输气管要道从海上贯穿半岛 西马有41座门站雪州9座最多

阅读全文

盲眼龙婆又命中? 曾预言2025年“地震肆虐全球多地”

阅读全文

灾黎回家取物品 “我家已面目全非” 【东方头条】2025-4-2

阅读全文

灾民返家救出邻居爱犬

阅读全文

抖音美容流量天后陈芳芳Gina 战出属于自己的天下

人物访

近期无论在抖音或是小红书,你绝对会被蓝蒂蔻集团董事长陈芳芳( Gina)激励人心、自强自立的短片所吸引。她不仅以自己的创...

阅读全文

陈淑华经历车祸断臂 “奇迹不是活下来,而是勇敢活下去!”

人物访

踏入11月,是她断臂的一周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我会失去右手……”今年35岁的陈淑华在去年经历一场严重车祸,导致右手被弹...

阅读全文

学府科系配对服务 线上教育平台UNI ENROL减缓升学烦恼

人物访

你正在为升学问题而烦恼吗?除了担心成绩是否达到科系的入学条件之外,更害怕无法负担昂贵的学费,甚至是选错大学等等……对于种...

阅读全文

不被性别界定! 跨性别人士Serene.C用努力唤起强大的自己

人物访

他,是本地脱口秀演员Serene.C(译名:莎丽娜)。虽然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女性名字,甚至身穿女装,但他并不把自己定位为女...

阅读全文
茨厂街关怀社区发起人

看透人性却依然相信人间美好 杨幸娣乐当流浪汉“妈妈”!

人物访

对于行善,大家常会有一种“等有钱才做”的想法,并认为“有钱有闲”才有能力行善;穷人每天都忙著为三餐奔波,还谈什么行善?“...

阅读全文

经历大儿子骤逝 网红企业家拿督雷智雄:为什么上天要给人生那么多煎熬?

人物访

“没有事情是我做不到的,除了我的儿子,我救不到他!”访问中,拿督雷智雄总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唯独说起大儿子在年初不幸逝...

阅读全文

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乐在其中 “酒店人”刘汉威:酒店是我家!

人物访

他的人生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酒店度过。今年52岁的刘汉威目前是马六甲The Pines酒店的总经理,他笑说:“酒店是很...

阅读全文

抱著“帮人帮到底”想法 唐伟翔独养3位巫裔孤儿成人

人物访

“收养流浪狗、流浪猫时,我们也不会有种族(种类)之分,人为什么却要被区分?华人要帮华人?马来人就要帮马来人呢?”今年55...

阅读全文

家有慢飞天使 萧国玮:“特殊儿不是业债,而是贵人!”

人物访

生了一个特殊儿,有的人就会说:“一定是上辈子造了什么业障,这辈子孩子是来讨债的。”曾经何时,萧国玮也一度以“还债”的形式...

阅读全文

脑性麻痹患者曾志龙 以行动证明自己能力

人物访

曾志龙一度被医生判断活不过21岁,但他今年已经40岁了;他罹患神经萎缩症(Cerebral Palsy),肌肉协调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