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熟悉各个国家的设计风格,彼得赫博利本人最喜欢的还是最简洁、实用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我喜欢简洁设计,装饰物越多其实越容易过时,而经典的东西总是简洁的,不信你看看苹果手机的设计。”

你也许不熟悉彼得赫博利(Peter Horbury),但是对他经手设计的车子一定不感陌生。

这位7岁就立志要当一名汽车设计师的英国人,1991年加入富豪(Volvo),颠覆了富豪的设计语言;2002年加入福特(Ford),参与设计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等车型;

2009年重返富豪担任设计副总裁,隔年中国吉利集团收购了富豪,他被委派成为吉利集团的设计副总裁,领导吉利、Lynk & Co,乃至我国国产车宝腾(Proton)及英国莲花跑车(Lotus),寻找未来的设计方向。

2010年,中国吉利控股集团出手15亿美元(约59亿令吉)收购福特的子公司富豪,吉利一夜之间在国际上声名大噪。时间倒带回到2009年5月,那正是富豪风雨飘摇之际,外传潜在买主可能是一家中国公司,然而彼得赫博利还是选择三度回到瑞典,接替史蒂夫马丁(Steve Martin)成为富豪的设计副总裁。他说,人生是一场冒险,不确定性才引人入胜。

那次的收购尘埃落定,他于2011年应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之邀,出任吉利集团高级设计副总裁。那时的中国充斥著大量的“山寨”,而2009年的吉利概念车GE,还摆脱不了劳斯莱斯(Rolls-Royce)的影子。缺乏原创性设计的山寨品,是任何一个设计师都不能容忍的事,彼得赫博利也不例外,他却表示理解。

彼得赫博利从不回避尖锐的问题,当被媒体问到如何看待“山寨”时,他这样回应:“亚洲文化就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所以只有在亚洲才有‘师傅’的概念,徒弟在有自己的想法之前就是不断地在模仿师傅,重复师傅的做法,这也是表达对师傅的尊敬。其实日本汽车制造商最开始就是模仿美国的设计风格,后来模仿欧洲的风格,直到1990年代他们才开始创造出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中国的必经阶段。”

他认为,与其说是“抄袭”,不如说是“模仿”更贴切,因为那是一个摸索与学习的过程。在他的带领之下,设计团队纳入“中国风”元素,成为吉利新一代的设计语言,2013年于上海车展亮相的Geely KC1豪华房车,更获得了“中国最美房车”的美誉。起码对于吉利,“山寨”时代已经结束。

他说过,一辆车从设计到投产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是画个草图、做个模型之后就丢给工程师们完成。工程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需要调整的地方,而他们并不知道设计师设计此处的出发点是什么,整个想法和过程又是什么。因此,他要求设计部门必须和工程师并肩工作,告诉工程师他们是如何设计的、如何想的,这样才不会丢失设计意图。“这不但是在培养年轻的设计师,也是在梳理整个公司的设计、工程体系和结构。”

1997年发布的富豪第一代C70。
1997年发布的富豪第一代C70。

从富豪到福特 改写品牌辨识度

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工作经历,彼得赫博利充满感慨:“我清楚记得1973年的那一天,我第一次以汽车设计师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自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获得汽车设计硕士学位之后,他先加入的克莱斯勒(Chrysler)在英国的设计室,然后就去了瑞典的富豪,第一次和富豪结缘是在内饰设计部门,当时他只是一个按时薪计算的初级临时工。

“那时候,工程部门决定所有的事,工程师基本决定好车子的样子,而设计部门像个附属品,设计师能够做的事,就是让工程师做出来的车子,看起来不那么丑而已。”比照回1973年富豪144的内饰设计,可以感受到当时设计师的无力感。

彼得赫博利进入富豪之后的首个代表作是1986年问世的富豪480 SE。这是一款小眯眼、跳灯、突出鼻子、进气格栅在保险杠下面、掀背两门四座流线型小车。480 SE一改当年盒子一般的富豪,赋予更多“嬉皮士”风格。不过,这个划时代的作品因为生产、法规、经济危机等各种原因并没大红大紫。

1986年问世的富豪480 SE是彼得赫博利加入富豪之后的首个代表作,一改品牌“方盒子”的设计风格。
1986年问世的富豪480 SE是彼得赫博利加入富豪之后的首个代表作,一改品牌“方盒子”的设计风格。

之后,他曾短暂出走,直到1991年回到富豪担任设计总监,那时设计师的地位提升了很多,然而,富豪还是“方盒子车”。彼得赫博利重返富豪后,野心勃勃地参与概念车ECC的设计,在他的带领下,富豪挥别了“方盒子车身”,他的代表作是1998年面世的第一代S80——有了鲜明的腰线、曲面、圆润的前脸设计,启动了富豪崭新的设计时代。然而,彼得赫博利当时倒是经常收到“投诉信”,住在偏远地方的瑞典老人专门写信来表达他们不满——你为什么把我们方方正正的富豪搞成这个样子!

从1992年的ECC概念车,到1995年的S40/V40,1997年运动的C70,1998年的S80、V70/S70,再到2000年V70旅行版,2001年的S60,2003年XC90,2004年的S40和V50,然后是2006年的C70和V70,2006年第二代的S80等,他影响了富豪超过20年。

2005年,富豪设计总监的职位被前奔驰设计师史蒂夫马丁接任。而彼得赫博利早在2002年便接受了福特下辖高端品牌设计中心的工作,那个时代福特下辖高端品牌包括: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和富豪——这些发光的品牌是每个学设计的男孩学生时代的梦想!

彼得赫博利在1992年开始领军设计ECC概念车,富豪车有了鲜明的腰线、曲面及圆润的前脸,正式挥别了“方盒子”车身时代。
彼得赫博利在1992年开始领军设计ECC概念车,富豪车有了鲜明的腰线、曲面及圆润的前脸,正式挥别了“方盒子”车身时代。

实施新设计战略

2004年,彼得赫博利奔赴北美接任福特设计总监。当时,福特北美存在一些问题,设计被质疑,销量下滑也是佐证。他好像是救火队长,负责实施福特的新设计战略“Red, White and Bold”(红、白、大胆)。他希望为福特注入更加直率、鲜明的形象,让美国人眼前一亮,就像美国人最直接开场白:“Hi,I'm Dave”。

从2006年的福特Fusion,到2008年的福克斯、2008年的福特金牛座、2008年的福特金牛座X,2010年的福特金牛座和2010年的福特Fusion——这些车型都用三条镀铬格栅来体现直率的视觉冲击。他同时负责林肯品牌,从2007年亮相的MKR概念车,到2009年的林肯MKS、2010年的林肯MKT、改款的2010年MKZ和2011年MKX——一样是激进而大胆,充满辨识性——他再一次改变了福特的设计时代。

宝腾应保留大马特色

彼得赫博利认为,优秀的设计与设计者的背景与文化脱离不了关系。以吉利汽车为例,中国拥有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应该从自身的文化脉络与地方特色里汲取灵感,于是我们看到了他与设计团队将杭州断桥、中国毛笔书法、玉如意等,融入到设计之中。谈及大马宝腾与吉利合作以后的设计走向,彼得赫博利也坦承:“吉利汽车有其特定的设计,但是我们也想要保有宝腾的独特性设计,老实说我对大马的文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我始终认为,设计需要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觉得是可耻的。”他生动地讲解:“你看富豪,就是很北欧风格;美国车总是有一张爱笑的前脸,就像热情的美国人一样;德国车则很扎实,有很多直线条;回到马来西亚,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出让大马人引以为傲的设计。”他补充:“宝腾有自己的设计团队,如果他们有需要,我们团队是他们可以运用的资源。”

彼得赫博利于2011年加入吉利汽车,并在在2013年的上海车展发布吉利KC1豪华房车,惊艳四座,获得了“中国最美房车”的美誉。
彼得赫博利于2011年加入吉利汽车,并在在2013年的上海车展发布吉利KC1豪华房车,惊艳四座,获得了“中国最美房车”的美誉。

控管设计方向不独裁

彼得赫博利说自己的工作范围,除了控管不同品牌的设计方向,还有更大的任务是培养整个新一代的吉利设计团队,让他们能胜任接下来创造未来的责任。

他现在带领的设计团队大概有400人,包括大概170人在吉利的上海设计中心,在瑞典哥德堡的设计中心,还有小一些卫星设计室在巴塞罗那和洛杉矶,负责吉利、富豪、Lynk & Co还有吉利控股的伦敦Taxi品牌。家人定居瑞典,他每个月平均有一周时间在上海,其余时间还要分配给巴塞罗那、洛杉矶的设计中心。

他已经在汽车设计这条路上走了四十几年,他现在负责远景,但不会管得太细,“好的设计总监不是独裁者,我也不是所有的创意来源。我要确定设计师们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工作。”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10年前最后一次花钱 女子辞职过“0元生活”

阅读全文

豪华游轮病毒大爆发 241人集体感染诺罗

阅读全文
民众在事发后为老妇(小图)施救,惟当时已死亡,而紫衣男子为肇事者。

老妇过路遭撞亡 家属泪控肇事少年没道歉无悔意

阅读全文

【天然气输管起火】 退休公仆惨遭火劫 9房屋被烧毁损失150万令吉

阅读全文

旧古仔路树倒压车

阅读全文

灾黎何去何从 要尽快解决

阅读全文

【强人】优便当每日宅配Dah Makan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人物访

“Dah Makan?”(吃饱了吗?)是国人,尤其是老一辈的常见问候语。本地便当宅配平台以在地味十足的“Dah Maka...

阅读全文

【强人】笑看跌宕七十载 郑佩佩回首来时路

人物访

2016年,《回首一笑七十年》赶在香港演员郑佩佩步入古稀之年正式出版了,成为她送给自己70岁的一份礼物。这本书既是她的回...

阅读全文

【强人】品牌公寓轻装入住 Roomz.Asia牵线房东与租户

人物访

常听在外租房的朋友投诉,屋友经常不愿做家务,而且生活习惯不卫生,让他大感头疼;也曾听过友人指房东租房不包括家具,需要自己...

阅读全文

【强人】意念抗衡恐惧挑战耐冻极限 汤文亮“冰人”修行

人物访

对多数人而言,长时间处于低温下可能会致命,但是来自关丹的汤文亮(Alan Thong,27岁)却挑战极大的寒冷。除了打赤...

阅读全文

【强人】送礼心意不设限 3人联手首创Unwrappd礼品卡平台

人物访

张信恒、郑元坤与曾家威因进入同一家银行应征管理培训生而相识,进而成为无所不谈的同事兼好友。3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一起常谈...

阅读全文

【强人】两届大马金腰带得主 陈佩彬习拳为保家

人物访

陈佩彬是大马首位综合格斗(MMA)的职业女拳手。多年来蓄一头短发,两侧短到几乎见到头皮,浏海往上抓出蓬松的线条感,装扮男...

阅读全文

【强人】打开希望的盒子 轻松寻获专属美妆品

人物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蔡祖儿曾经面对肌肤困扰,深谙要在茫茫美妆品中寻找一瓶适合自己的并不容易。也基于这种同理心,她创办了“P...

阅读全文

【强人】赋予“劣豆”新定义 李威霆发掘咖啡真味

人物访

咖啡的发展越来越有系统性,除了学习冲泡一杯好咖啡,很多人也越玩越专精,但是你可以玩到多极致?来自古晋Earthlings...

阅读全文

【强人】四手联创高效率平台 法律事务便捷化

人物访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更何况是4名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经验的专业人士了!从事电商多年的刘于宁与拥有I...

阅读全文

【强人】大马“酱料女王”红遍香港 黄婉秋活出自己

人物访

Nicole's Kitchen是香港近年来势汹汹的原创酱料品牌。2011年由网店起家,之后进驻尖沙咀、太古城诚品生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