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互联网与社交媒体这支催化剂,也许不会有政治海啸。
经历过2008年及2013年这两场全国大选,我们见识到网络科技对政治影响的威力。这段期间的多场万人大集会,若不是在社交媒体上的动员,是否产生当年的慑人声势,也是个疑问。
许多公众曾经都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响应亲友的呼召而参与集会,当他们见到各族男女不分肤色与信仰,齐步为了共同目标奋斗,这种气氛特别感人,大部分参与者那时候对政治前景是乐观的。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改变国家的命运。
互联网刚盛行的这段期间,在野党政治人物可说是如鱼得水,他们那时在网上随便发表几句讥讽国阵的留言,往往瞬间就会得到成千上万的狂热粉丝的支持与赞好。脑筋转得快的政治人物看准了时机,摇身一变,就成了政坛上的网络红人。
但网络上的热潮起得快消退也快,当这些政治网红们见到自己的粉丝迅速流失,一些人开始选择以更偏激与更暴戾的言论来挽回粉丝的关爱,某程度上也曝露出他们面对影响力丧失时的焦虑感,只是越往偏激路线迈进,无形提高了他们惹祸上身的风险。
这种焦虑感并非只出现在少数政治人物身上,它也开始充斥著整个网络。最显而易见的例子,便是哈伦丁过世时,面书上不同语文新闻专页的网民留言,几乎形成两个互相敌对的世界。在华文新闻网站的留言版,我们轻易看到不少网民幸灾乐祸的谈话;但是只要转到国文新闻网站浏览,就会看到不少憎恨华人的言论。
难怪一些人开始担心,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是否正在撕裂我国族群关系。这种两极化的现象,对于我国民主化发展并无益处,网络曾被视为推动民主化的特效药,它的功效是否失灵了?
我始终相信,网络与社交媒体对我们民主发展还是会继续产生积极贡献,只是政治人物与网民应认清它的局限。也许最大的问题,是政治人物过去尝到社交媒体的甜头后,对它的过度依赖,甚至把社交媒体当成了万灵丹,以为赢得了网络粉丝就可以赢得全世界。
至于网络上的偏激留言,并不能代表大部分大马人的想法。面书留言者的字言片语,往往只宣泄著的是情绪,承载不了繁冗而理性的交流及讨论。
若把社交媒体放置回它原本应属的位署,我们对于国家前景,也许就不会那么悲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