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丹独中的批文在网络上曝光,未必能完全厘清所有的争议,但至少说明一点,董总从一开始便坚持要求公开批文内容的举措是正确的。
批文内容让人看到,关丹独中的争议,并非只是单轨制或双轨制那么简单。如果问题只是单、双轨制争议,它至少还算是一间华文独立中学。
但目前问题的焦点已变成,教育部批的这间新中学,还算是一间独中吗?
教育部的这份批文的要求是,关丹中学的教学语文必须是国语、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国中的中学综合课程、批文也完全未提及独中统考。这间关丹中华中学与许多人印象中的华文独中,相差得太远了。
根据批文,与其说这间新的中学是独中,不如说更像是一所“私人国中”或“民办国中”。
当批文引发的种种疑问,也让董总领袖之前提出的“变种独中”、“纯种国中”、“狸猫换太子”等听起来匪夷所思的形容词,变得理正词直起来。
回头看看,之前为马华、教育部护航,批评董总的要求是“鸡蛋里挑骨头”的政治人物;那些自称看过批文内容,曾经拍胸口说批文没有问题,保证关丹独中不会变质,要求董总“见好就收”的华团领袖;那些指责董总是酱缸文化的产物、说批文愈宽松模糊就愈好,发挥空间大的评论人,接下来该如何自圆其说?
批文曝光后,再翻阅新闻剪报看回这些言论时,真的要为华教的前途捏一把冷汗。
如果董总当初真的“见好就收”、不再“鸡蛋里挑骨头”,等到华社出钱出力,千辛万苦将学校建起来后,才发现得到的是一间以国语教学、无法参与独中考试的“变种独中”,到时会是什么结果?
还有那些声称批文应该愈模糊愈好的仁兄,难道没有预见不清不楚、语焉不详的批文,是很容易让华教跌入被典当的陷阱?
从事件演变看来,也真的让人怀疑,这些人士是否真的细读过批文的内容?而责任最大的,当然是教育部及马华领袖,他们尚欠华社一个交代,清楚说明发出批文的来龙去脉。因自从批文曝光以来,华社普遍的一个感受是,觉得被人愚弄了。
其实,根据大马国内的政治现实,华社应该能够理解马华及其他华基政党可能面对的局限。如果真的争取不到关丹独中,华社固然失望,还不致于勃然大怒。但目前的状况,难免让人感觉,一些人士千方百计不让批文曝光,是因为批文确实出现问题。
不过,既然真相已经浮现,当务之急也不是追究过失,更重要的是,如何纠正批文中所出现的问题,以争取回一所真正的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