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念书时,读的是媒体研究,就一定会读到“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因为它是调查性新闻报导的经典个案。
2008年,笔者在报馆工作了一年,当时发生了轰动华人娱乐圈的陈冠希与女星们的淫照事件,媒体将事件称之为“淫照门”,名称就是借用自“水门事件”。
拜网络媒体科技发达和网民力量之赐,“淫照门”这三个字广泛流传,中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媒体都使用“淫照门”来形容这宗性丑闻。
自此以后,“门”就无所不在、陆陆续续出现许多“门事件”,涉及层面从娱乐新闻,延伸到社会新闻,之后体育新闻,甚至连国际新闻都出现数之不尽的“XX门事件”,尤其是中国媒体,简直就是泛滥成灾。
每一回看到媒体上又出现“XX门事件”,就想起香港著名专栏作家兼政治评论人陈云所著,2008年出版的《中文解读—从混帐文字到通顺中文》一书。
书中一针见血的点出,香港从回归前的英式中文到1997回归后的“赤化”中文,其中文水平每下愈况、素质低落,要身为国际大都会的管治者(政府官员)、传播人(香港媒体)、教育者(学校老师),“认真识返几句人话,写返好(口的)中文先啦!”
中国的崛起,让中文成了强势语言,加上网络的发达,中国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速度也就无远弗届。对于母语是中文的笔者而言,自是感到骄傲,但对“中国(西化)式中文”还真不敢恭维。
除香港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媒体的中文同样沦陷了!为什么“XXX恐吓YYY”,非得写成“XXX对YYY进行威胁”?“进行”和“威胁”同属动词,那岂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为什么某某女星嫁给某某人,要用“下嫁”这字眼?倘若这女星具有“皇室血统或身份”,嫁的是平民,那自然是无异议。
自影星梁朝伟和刘嘉玲在不丹“大婚”后,举凡男女明星、社会名流结婚,在媒体的眼中都成了“大婚”,标题都写成〈某某某大婚〉。所谓“大婚”,其实指的是皇帝的婚娶。
媒体(传播人)有身负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不负责任的滥用词汇,或写些文法不通的词句,又将之传播出去,岂不是误人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