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电影《Mat Kilau》自上映至今,突破6100万令吉的票房,成功挤下好莱坞电影《奇异博士2》和《侏罗纪世界:统霸天下》,成为我国史上最卖座的本土电影。《Mat Kilau》主要讲述1892年彭亨马来战士Mat Kilau对抗英殖民军的故事,惟电影中所传递的讯息引起马来社会和非马来社会之间泾渭分明的观点、讨论和批评。
《Mat Kilau》是一部推崇马来民族主义的电影,对马来人来说,这是一部表达马来人必须团结一致捍卫马来人主权和伊斯兰信仰;另一厢,非马来人则认为电影丑化了非马来人和抹去非马来人对抗英殖民政府的事迹。
自20世纪电影业的蓬勃兴起,具有类似的民族主义的英雄电影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信手拈来的有《黄飞鸿》、《叶问》和《战狼》等。黄飞鸿与Mat Kilau属于同一个世代的人,两者出生于第19世纪的40年代至60年代之间。19世纪是一个动荡的世纪,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巴尔干半岛民族在奥斯曼帝国衰落下纷纷争取独立,英国殖民世界大多数地区同时也爆发反英殖民的抗争。
以民族主义作为卖点的英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或叙述手法,即描述悲情的情境,民族有内奸且不团结,外敌趁虚而入,民族英雄的出现,赤手空拳战胜洋枪洋炮。尽管电影情节的虚构成分占多数,但黄飞鸿与Mat Kilau真实人物在历史上的那个世代都面临家园被西方国家欺凌、侵略及殖民。
电影中,当一个民族沉浸在悲情之中,精神上就会寄望英雄的出现,非我族类者都被描绘成大魔王,打完了英国人,打日本人、美国人......。
电影的制作人或投资者则巧妙地“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突出自身的民族是如此悲惨,被外敌欺凌,直接或间接勾勒出一个愿景,即民族必须团结才能强大强盛。当观众接受越来越多的民族主义题材的电影,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于民族的同温层中引起了共鸣,甚至认同或塑造了民族的集体意识——“我们的民族历史是多么悲惨啊!”。殊不知这是“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的“选择性认知,倾向于寻求、记忆并塑造符合我们先入为主的信念”。
换句话说,电影制作人或投资者替观众筛选历史资讯,有意或无意选择一个立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添加部分虚构情节,只提供观众想要看到的电影。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被刺杀的消息引起了一些中国网友欢天喜地的反应和留言叫好,更有店家拉红布条庆贺。这正是中国政府通过抗日影片,长期灌输民族主义所导致的结果。
认同“我们的民族历史是多么悲惨啊!”的观众记忆中仿佛自身民族只有区区的1-2百年历史,惟有团结才能踏上民族的复兴大业。事实上,我们翻看历史的长河中,不管是中国朝代还是马来王朝,都曾经有过盛世时期和黄金时代。为什么我们却只沉浸在电影中的民族屈辱史,任由电影塑造我们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