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最受市场触目惊心的,肯定是美国公布通胀率创40年新高的9.1%。市场原本预期8.8%,当晚美股几乎所有行业板块都应声下跌。而各国央行也陆续加快升息的脚步来应对环球的加息潮。
加拿大央行更率先升100个基点,当天让很多投资者担心美联储会在7月份的加息会议当中直接加息100个基点。后来在圣路易斯联储和亚特拉大联储行长共同放出暗示下次加息75个基点已经足够的时候,市场才逐步回升。
而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上升至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总数字为24.4万人,比预期的23.5万人为高。申领首次失业救济人数增加,是因为越来越多美国企业包括微软,谷歌等都担心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而开始进入裁员潮。虽然目前所看到的都是来自与科技界的裁员,但没有宣布裁员的行业,比如房地产,汽车和能源等板块的公司都发出了暂停招聘的信号。
其实我对究竟本月底美联储加息是会75个基点还是100个基点的争论觉得毫无意义。记得在年初大家都还在说每一次加50个基点的时候,我都已经提醒读者们,美联储在鲍威尔成功连任,坐稳主席之后出来对于没有及时加息是个错误并公开向公众道歉的时候,我已经提醒过大家,美联储目前最重要是需要施出比大家预期为快和激进的加息步伐,来从新夺回对影响市场的主导权。
如果大家能看清这一点才是最关键的话,莫非现在还继续讨论加息75还是100基点就有意义上的区别吗?所以与其大家被财经媒体引导到一些没有实际性讨论意义的话题上,倒不如想清楚,究竟下一步市场内的一些重要标志性事件将会是什么,或者在什么时候出现?
本栏目一直不断强调美国技术性衰退是几可肯定的会出现。我却在6月中旬开始提醒市场将会迎来反弹,并从我发出反弹信号到目前,美股反反复复的小幅震荡保持反弹格局已经一个月了。我甚至在7月4日本栏内说过更期待2个月以上的反弹来迎接下一波跌浪。原因何在呢?
假如翻查自2013年以来的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的话,目前只是缓缓上升并且给到美联储有足够的底气继续加息。但加息的时间窗口已经越来越小了,在没有严重冲击到失业率和把经济推向大幅度到衰退(非技术性)的情况下,我认为,美联储很有可能只剩下本月以及9月两次做出50个基点或以上的加息。
大家设想一下,当各种经济数据出现连续几个月的经济衰退迹象的时候,美联储是不是就没有了加息的理由呢?
股市从来都是做对于将来预期的交易结果,而不是对过去的数据做反应。所以在大家都还在担心加息幅度的时候,市场的缓慢反弹其实就已经在为暂缓加息做准备了。而当美联储官员出口术转向鸽派的时候,甚至影响市场有共识暂缓加息的时候,就反而应该是我在5月23日本栏“衰退交易前的回血”一文内所提到下一轮“衰退跌浪”开始前的反弹高潮或尾声阶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看该篇文章。
而在此,我再次提前卖关子,当大家在未来的几个月内,为暂缓加息而高兴的时候,下一个真正最重大的货币紧缩政策才开始正式上路。利息是货币的价格,价格的调整所影响的只是经济各个环节的互动与决策。
但对于金融资产来说,货币在市场内的总“量”才是对金融资产起到最关键的影响。而市场目前看似还没有对总量的缩减有所定价,而下一波货币总量的收缩才会是真正与各位性命攸关的重大事件。假如在2023年,我有机会再把本文翻出与各位分享,那就真的是好的不灵,丑的灵,还望各位提前做好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