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领国阵守土失败的前首相纳吉,离这段惨痛回忆仅18个月,他已挣脱前首相的标签,重新打造成一个全新品牌—BOSSKU。
纳吉透过网络和社媒自我推销,以产制“接地气”内容为前提,掀起两面的回响—反应热烈的马来社会与不屑一顾的非马来社会。尽管这必将进一步加剧极化现象,可是纳吉影响力确实不容鄙视。特别是旺盛的人气,纵使不能从投票行为中界定这股“BOSSKU”的动员力,可这种宣传有助提升巫统士气,使支持者对纳吉喜好过渡到对巫伊认同,或许这便是纳吉的王牌所在。
可是纳吉并非现今巫统领导层内,反之若他的人气膨胀将会带来更多冲击,首先使纳吉重燃建构权威的渴望。目前巫统权力架构实为一种暂时性安排,党主席阿末扎希并不是一个强势领袖,他扮演的是平衡角色,稍有追踪巫统近况的读者都知道,扎希在告假期间,是莫哈末哈山带领巫统走出困境,与伊党协商,且一连取下一国二州的席次,而扎希得以续任主席乃因其平衡作用,一方面妥协向末哈山一派,继续既定的议程,一方面认同纳吉、希山慕丁等官二代的存在,维系旧势力的利益。
因此,在希山慕丁多次与希盟领袖眉来眼去后,扎希情愿背负骂名也极尽地大事化小,拒绝处分希山,默许党内阻扰纪律局针对希山的调查,而且肯定“BOSSKU”是巫统党产,进而安抚纳吉支持者,毕竟纳吉游走村落和建立人际网已经形成巫统另一股强劲力量。在12月巫统大会后不久,传出有者酝酿纳吉俱乐部的风声,间接说明有巫统人开始估量否决现有领导层,即便纳吉真的对权力不感兴趣,却不能否认有人借用“BOSSKU”翻身的可能。
另外,从政治文化角度来看,大马属于党派极化严重的内阁制国家,型塑出一种凡是以党魁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现有的巫统架构明显不寻常,纳吉在马来社会的欢迎度比马哈迪、哈迪和安华都来得高,足以超过党魁们的声望。就算扎希能持续以党主席的身份实践末哈山一派的奋斗路线,却不能保证纳吉、希山或凯里对领导权的觊觎,特别是今天的巫统是一个生气凛然的面貌,谁抢赢这块大饼谁就是未来的候任王者—首相人选。
未来巫统领导层更替,谁胜谁负都不好说,惟伊党绝对是一大外力。巫统党内,除了对巫伊合作有意见的凯里,其馀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与伊党的关系,据此,只要得到伊党祝福他就是巫统的明日之星。
是故巫统可说危机四伏,“BOSSKU”对各派有启发、眼红和警惕的催化作用,进一步深化彼此猜忌。倘有朝一日爆发内讧,巫统家变将助长伊党的主导力,进而壮大伊党于在野阵线的关键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