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教总日前正式发通告邀请各华团出席华团大会,促请政府听从民意取消国民型小学马来文科推行爪夷文字单元。爪夷文风波闹得一发不可收拾,究竟是单纯各族群间过于偏激,抑或政府一意孤行、横蛮无理?
一切的源头终究必须回到我国联邦宪法,毕竟凡触及族群问题或教育体制,一切总爱“代表”主体民族发言的政党或相关组织,总爱以联邦宪法作为借口,要人们不要挑战宪法和所谓“社会契约”。“社会契约论”源自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但其本质问题与影响所导致的结果也遭到各种批判,好比多数人的“意志”充当“民意”和“主权”对少数人实施骑劫和暴政。
联邦宪法第152条第一款已阐明,“不得禁止或阻止任何人(于任何官方用途外)使用、教导或学习其他语言”以及“维护其他族群语言的使用和学习”之权利。其先决条件是国家语言为马来语,试问我国各族群何有反对和冲击甚至挑战国语地位?
宪法第12条也阐明,“每个宗教团体皆有权为自己孩子的宗教教育而建立与维护各自的教育机构,并不得因宗教上的理由而在任何相关法律上或执行上存有歧视”。
因此, 有人入禀法院挑战华泰小非法,根本是无稽之谈,惟《1996年教育法令》是问题的根源。在国语教学作为国民学校媒介语的前提下,第17条第一款已阐明国民型学校不甚需要,但权力却转交给第28条的教育部长做决定。即是说,国民型小学如华泰小、中学等的命运都交由教长做决策。
奈何新政府成立后,像马智礼这种摸不著边际的民粹教长,可想而知问题有多严重,可想而知为何当时他执意增设爪夷文书法艺术单元了。当然,前朝国阵确实在2016年已通过在马来文课本植入爪夷文书法,但仅限于“趣味语文”部分,自然没有引起大波,但马部长实在抓不到敏感,在他大肆宣布和鼓吹、以及少数族群不满度剧增下,火药桶自然会点燃。
解铃还需系铃人
爪夷文书法单元此后便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进一步撕裂族群共识和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纠纷。主体民族的马来穆斯林形成了对昔日语言的认同和支持,再经过一些民族主义的渲染和鼓动,再有极端分子借题发挥炒作为族群和宗教问题,爪夷文单元瞬间爆发成国语问题,接而抨击国民型学校(尤其针对华校),接而质疑华裔对国家的忠诚度,再塑造成是羞辱和挑战马来人主权,舆论已进一步酝酿和叫嚣要关闭华泰小。
相对的是, 华社对新政府施政的不满,愤慨情绪也逐渐增长和从未消弭,爪夷文风波激化了族群紧张与不和谐,新政府乃至教育部的失策,实在不可不察和负上重大责任。
至于董教总搞大会诉求,也实在没有必要。任何一方都该展开对策如对话会来商讨和谅解问题,并且化解纠纷然后出台共识方案,而中介方最好是教育部,自己搅出来的乱局,当然要由当事人出面解决和当面致歉,而非持续闭门做事或“静静”了事。
笔者个人浅见是,建立在人民意志上的现代民主体制,对多元族群和文化背景国家是面双刃剑,这取决于一国家、政府和国民是否达到成熟和理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