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人,尤其华社对513事件似乎有了更积极、踊跃的态度,敢于做种种评论或感想,乃至为之举办公祭、讲座、论坛等活动,而主流媒体也非常给力,除了给予高度关注和报道,也主动制作了一些专题来探讨之。霎时,坊间就如社交媒体中的情况,著实被513上上下下“洗版”了一番。
如此直接、坦荡的言论风气(虽说明显还有点小心翼翼),是否说明了自第14届大选实现了改朝换代之后,老百姓的确开始享有更宽松的言论空间?还是说不管有没有改朝换代,事件毕竟已过去了那么久,敏感度自然已大大降低,所以刚好到了可以比较公开谈论的“安全点”上了?
坊间相关言论中,不少其实还是对当政者蛮有批判、提点、督促或期望之意味的。甭说,这当然是健康现象,不管有关言论是否“有营养”,乃至有点“离谱”、“超现实”,至少都可反映部份民众的心声,值得政府好好聆听、思索,并认真探讨该如何带领国家正面513事件。担任执政者著实有必要展示更开明、理性、专业的态度来应对513课题,否则真辜负了广大老百姓对它的信任及委托。
惟令人有点瞩目的是:部份趁513周年之际大发各种看似“积极”言论的政治人物和媒体人,其实方没多久前,还是动辄爱明指或暗喻政权轮替有可能令513事件(或其他形式的社会动乱)重演者。比如509之前,一些政治人物和主流媒体人,就勤于拿“阿拉伯之春”和泰国的“红黄对峙”来“提醒”(或说“恐吓”)选民:千万不要拿国家或族群的前途来当赌注——其潜台词显然是:“改朝换代有风险,请支持当权者”。
打脸“动乱论”者
事实上,513事件曾经是比较常被拿来“提醒”或“暗示”选民的方便“魔咒”,后来因对其一再被循环而产生不耐和反感的民众猛烈批评,有关方面才有所收敛。然509之前,部分政客和媒体人开始“识做”而转口风,频频拿发生于国外,对国人相对没那么“悲情”的“阿拉伯之春”、“红黄对峙”或印尼的“政局动荡”来大做文章,企图影响民心。
而今,509到底印证了本国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政权轮替条件,算是给那些“动乱论”者打了一个大大的脸。这些人暗暗被打脸当然也不是什么值得挑起来谈的事,不过今天当中的部份人借513事件摆出一副“正义”和“开明”的先锋姿态,有些还高调为文批评或忠告他人不要试图“掩盖”、“逃避”、“漠视”之,大举“转型正义”的“挑事”大旗,读了叫人不禁莞尔。
诚所谓“凡走过必留下痕迹”,虽说时势会令人改变想法也不奇怪,可能509之后,不少“动乱论”者也已经自我反省、检讨过,所以已转型走向更加积极,乃至勇敢了,不再陷于保守和反动。惟当年说过、写过的东西毕竟还在,况且某些人对之还感觉历历在目,所以难免会产生一点点“荒谬”和“虚伪”,乃至“不齿”之感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