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的政治圈,干净与公正选举联盟(简称净选盟)在公民社会的民主运动中表现最为特出,成为社会动员力量最强的组织。这个致力于落实“干净与公平选举”的联盟,尽管没有政党背景,但普遍获得反对党领袖的支持、党员的参与、社会的认可。
净选盟发起示威抗争运动的基本价值获得各族群的认同,过去掀起的Bersih黄色狂潮却面对警方的强力镇压。执政党视其为反政府的示威,如临大敌,甚至暴力镇压,引起民愤。事实上,当马来西亚选民越发感受到选举存在的许多“不公正”,特别是选区划分不公平、选举过程透明度不足、选民名册错误百出等弊端,就越发显示对执政党操控选举的不满与怀疑其中存在可能的舞弊。
5年一次的大选,是民主政治必须履行的一个重要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得到有效贯彻。选委会必须客观中立,才可能彰显民主的真意。如果选民对选举制度不再信任,势必对选举结果产生排斥,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政治对立,甚至造成正反两派选民的冲突。
任何政党通过“有效的”选举以取得政治权力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元素。舍此,败选者不可能心服口服,胜选者也不可能得到民心。净选盟的诉求,是要确保选举的干净能让双方对选举结果“心悦诚服”,避免造成社会的混乱。
质疑净选盟独立性
马来西亚政治反对力量走到今天,已经取得阶段性的突破进展。公民社会的佼佼者净选盟2.0的主席玛丽亚陈在3月6日宣布辞职,并决定在即将来临的第14届大选投身于反对党希盟的旗帜下以独立人士身份竞选。玛丽亚陈的决定是因应政治发展的需要,无需有太多对其参政动机的“怀疑”?此举确实是“给力”反对党。结果导致亲执政党的选民“冷嘲热讽”,亲反对党的选民“乐观其成”,部分群众心理矛盾并质疑净选盟的独立性。
净选盟要落实其理念,不可能永远靠走上街头而没有更多的期许,其成员通过政治的参与来纠正选举的偏差只是“必然的结果”,就是被讥为“反政府”的工具,也无损其对选举所坚持的公正与透明。
事实上,自2007年启始的净选盟运动,10年间都不曾获得政府的“祝福”,甚至还动员警方以各种方式打压,这已证明了净选盟与执政党的立场是“对立”的。净选盟可以不必有政治立场,但当政府把净选盟对干净选举的诉求当“耳边风”,而示威抗争也无法扭转现状,净选盟必然要寻求“突破口”。走出去,向政治靠拢,看来是不得已的选择。
统考议题无可避免
诚如希望联盟已公开把“承认统考文凭”当作竞选宣言,这绝对是马来西亚华教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始于1975年为独中生举行的统考,40多年艰辛的路程却没有见到受承认的“曙光”,马华提出的“一里路”形同雾里看花。1982年董总面临华教发展的瓶颈时,选择加入国阵旗下的民政党以“打入国阵纠正国阵”的策略寻求扭转劣势,但政治一党独大的现实使华教人士深切体认执政党的傲慢,根本没有妥协余地。
董总在捍卫母语教育的过程磕磕碰碰,举步维艰。政府对董总的角色不买账、不友善,已故华教斗士林连玉、林晃升、沈慕羽都先后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抗争的艰辛历程罄竹难书。政府单元文化与语言的政策困扰华社多年,在执政党的威权统治下似乎毫无“转弯”的余地,马华在当家不当权的困境下求存,难以挫败巫统的“意志力”。
对希望联盟提出承认统考的竞选宣言,董总也无需回避,这是反对党的政见,而应表示肯定与支持。作为民间组织,这是董总多年来诉求的一个重要“关口”。马来社会是否完全抗拒统考,把华文教育的统考文凭视为“洪水猛兽”,还是种族政治的操弄导致彼此深层的误解?
净选盟主席玛丽亚陈的辞职并决定投身政治,我们愿意送上真诚的祝福。同时也期待董总对执政党是否承认统考的问题不必矫情,要求现政府给予正面的回应,这也是作为华教压力集团领头羊的董总及其属会不可逃避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