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国家的行政,往往只有监看的小动作,没有管理的大方向。教育,也不例外。因为这样,纵然有了大蓝图,一切照旧。中小学校本评估管理系统(SPPBS)造成的那些重担,正是出自这里。
请问在座各位,教育部的领导,到底借此解决什么问题呢?教育的素质,学生的成绩,确会因此改善吗?若是,那么,教学之余,老师需要多少时间逐一输入相关的资料呢?系统的设计和网络的频宽可以支撑全国学校的需求么?
来自用户的那些反馈,我们都一一听说了:SPPBS系统不够稳定,常会自行登出,披星戴月键好的资料,因此完全不见。几经投诉,然则,同样的状况,仍然百出。
登陆呢,也是这样,十分缓慢。10分钟了,系统显示的,仍是下载中(Loading)。据此揣想,系统背后采用的那一套认证程序,想必大有问题。
一旦高峰的时段,网量激增,系统甚至因此瘫痪,动弹不得。职责在身,老师只好牺牲睡眠,夜半三更摸黑挑灯起身上网。就是那样,他们往往也不得其门而入。狼狈和难堪,尽在不言中。
这些镜头,2011年8月,我在〈X系统好折磨老师〉已有局部的说明。可是,到了2012年11月,我〈示范输入校本评估〉,还是不得不才重提老师面对的同一些折腾。
因为这样,共有约1万2000名会员的面子书老师群组上,流通了10首改编歌词,调侃教育部旗下官员这些年月的冷气作业;可是,“身为老师的悲哀,说出来,谁明白”:
SPPBS的时间成本
写信告诉我/今天sppbs是什么速度/夜夜keyin著的/你心情又如何/可是校长就连部长也都不相信/听老师哭的声音这网站未免也太多情/Keyin到天明/写封信给我就当最后约定/说你在整我们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关键所在,当然不是校本评估,而是脑袋和思维。系统嘛,一个又一个。就算取消了,新部长上任,自然随之另有一个替代的方案出现。经年累月,老师正是这样(被)团团转,“忘不了春已尽/忘不了花已老/忘不了keyin的滋味”。
部长可曾为此预算了时间的成本?这个小三程度的应用题,一点不难:设定一班30人,每次输入用上15秒,级别单元(n),平均各有5个;五科累积,可知所需时间则是15秒x30x5x6x5=67500秒,相等于1125分钟,或18.75小时。
但是,领教过SPPBS的老师,一定知道“每次输入用上15秒”,纯属一厢情愿的理想。要是这样,每个班级磨蹭的总计,显然是nx18.75小时了。动员全校、全州、全国成就的输入时间,显然可以一举打破世界纪录了!
钻牛角尖,因小失大
可惜,学术的整体品质,反倒每况愈下。仅此英文一科,别说学生,七成教师,不能通过剑桥分级测试(CPT)。那么,这种事倍功半,两举零得的教育系统,助益到底何在?
为什么我们要把资源投入不管用的系统呢?他们心里想要监督什么?抬头细看布告板“正式欢迎仪式,与他一起温家宝阁下的正式访问马来西亚”的中文,中文的不举不就明白了?
可是,官员是做官的。做官的都有官样,遵奉的是既定的官方程序。教育部之道,坚信的是,他们可以借鉴Taylor提升工厂效率的方法,改善教学的KPI。按照这套科学的程序,统计是检验成绩的唯一标准。
是以,10个A,要比9个A标青;推到终极,总平均,53.142857142857143%,显然要比53.1428571428571423%的表现来得优异了。就算是吧,动用了全国上下,把分数提高0.000000000000001,值得吗?
是的,钻牛角尖,因小失大,恰是朝廷治国的习俗。上有所好,老师筋疲力尽,也得尽量配合,满足系统的欢心:每一年,学生的成绩都在进步,全A的考生从百而千而万地增长。
一到了国际的PISA和TIMSS的测试,不论数学、科学、阅读,马来西亚的排名都在榜末,不能达标的学生比率,也一年不如一年。部长啊部长,由此可见,这些系统,香港人说:“帮不到你!”
与其迷信这些,不如细读Thomas L. Friedman在《纽约时报》撰写的The Shanghai Secret援引上海蔷薇小学英语老师的那些话:提升学校之道,不在班级大小,不在科技高低,不在学习长短,而是审思明辩,汲取回馈,把最好的时段全让给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