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翻译工作这么多年,若说有哪个最辛苦但也是最喜欢的专案,我会说是字幕翻译。
从接到影片之后用软体开始作业,不分昼夜地将每一句分好时间轴再写字幕,一两天下来完成整个字幕,可说是成就感满满的工作。哪怕当下是辛苦的,但每每完工后稍微喘息几天,那个对于写字幕满怀怀念的感觉又会回来。
套句《我的职业是电影字幕翻译师》的作者陈家倩的话,做字幕翻译这行就是要耐得住性子、接到案子(几乎都是急件)必须耐得住操劳,在这个行业才能长久经营下去。毕竟如果第一次是有人介绍你入行,用你稿件的客户一直给你退稿、不愿意发全额译费,整盘生意就无法经营得起来。
作者陈家倩比较厉害是她成家有了小孩也能处理字幕,一边在台大兼课教书、写论文也能接字幕工作,换作是我才没有这般耐心。如果住在交通发达的地方如大台北,通勤时间比较短,能做的事又多了一些,不像雪隆区下午五点到晚间八点大塞车一起浪费时间。
书中提到的用字选择的问题,我个人其实非常认同。例如时装剧中男追女情节,写“追女子”是不是很老气?“泡妞”好像是2000年那时候的流行用字?若剧情是旧时代的影视作品,译者写“把妹”、“撩妹”也很突兀。所以说选字、用字(wording)非常重要,写错就贻笑大方了。我想起的例子就包括“I need aid”(我需要援助)、“I need aids”(我需要爱滋病)。
另外,书中也提到译费的细节。我只能说,台湾的字幕译费比起其他国家算是偏低,但也还是有人专门做字幕翻译能过活的,在马来西亚这倒是很难想像。大马不论是西洋片或华语片,片商的预算有限,真正喜欢字幕翻译的大马籍译者,或许要进军马来语市场和外国市场才有可能好好生存下来。
我对字幕翻译的态度都是随缘,有空经过客栈喝杯茶,客户有不同文稿要帮忙时,我总是会离开这个客栈,因为我不可能摆出一副“我是专门处理字幕的专家”而将客户拒于千里之外,毕竟扮艺术家是有代价的。
也许有人说现在的字幕都是机器产出,字幕翻译师会被取代。其实资深译者都知道机器翻译很早以前就出现了。若是先有了机器翻译出来的初稿,翻译师的角色就会变成编译者,也就是把字幕稿润饰到正确无误为止。当然,校对者(proofreader)、审稿人(copyeditor)又是另一门专业了。真正喜欢文字的朋友,很自然就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