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上任后,即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包括允许提出建设性批评,以行动落实她就职时所承诺的“我将听取相关意见,包括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看法,因为我是所有人的教育部长”,值得赞赏。当官者需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但方式不对,却可能诱发打小报告的文化。
教育部在上个月中,启动了“举报系统”,其电子邮箱的名称whistleblowers ,比系统的国文名称sistem pemberi maklumat更为形象。whistleblowers直译为吹哨者或吹哨人,源自英国警察发现罪案时,吹响哨子以引起注意的动作,也可译为举报者、告密者、揭弊者。
教育部长表示,公众有任何不满,都可透过发送电子邮件,拨打电话热线,或直接会见相关官员,做出投诉。虽然这个举报系统并不只是针对教师,也包括教育部本身,还有学校,州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董事部成员等,但教师身为这个体系中的大多数,难免首当其冲。本文只想谈谈对教师的影响。
举报机制、吹哨行动在某些领域,特定情况的确有存在的必要,比如在国外就常用于公共安全、食品安全以及证券金融等领域,借助民众的耳目启动社会监督机制,揭发不易发现的犯罪、违法行为,如贪污舞弊,以及对公众的健康、安全、财物等造成威胁等。
负责教书育人,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接受“科层制“管理的教师,是否还需要有这样的“耳目”,来加强监督、管制?特别是当中央政府已经有公众投诉管道,而教育部也有运用了多年的“公众投诉管理系统”(Sistem Pengurusan Aduan Awam(SISPAA) KPM),真有必要再特别设置这样的通道,把教师也一并放在箭靶上吗?
影响教育成效
投诉只是解决事情的其中一个管道,不一定是最佳方法。未经协商沟通,动辄诉诸理、法,举报投诉,只会使关系恶化,让事情再也没有转弯的馀地,影响教育成效,到头来遭殃的还是孩子,这不就和教育部长所强调的“始终都要把学生的利益摆在首位”背道而驰了吗?
家长和教师是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需要的是互助、互动、互补,而不是动辄举报投诉,相互对峙。冀望教育部的这项举措,不会起暗示、诱导作用,驱使家长,把投诉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管道,导致整个教育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虽然教育部长已劝诫大家谨慎使用,但难保举报系统不会被滥用,作为泄愤、报复的工具。教育部长表示没有提供个人资料的举报者,无法得到吹哨者法令的保护,但教育部还是会针对所举报的事件,开档调查。这意味著一旦有人举报,教师都得被卷入漩涡,接受调查,饱受折腾。除了随时被家长投诉,也可能面对来自同僚的举报,当人与人之间需要有所戒备,关系疏离,团队气氛紧张不安,教师还能安心工作,学校会有好的发展吗?
启发举报系统,或许有助揪出一些害群之马,揭发一些不当行为,但却需以伤害亲师关系,打击教师士气,破坏学校氛围为代价,会不会得不偿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