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票,是选举结果和民意表达的指标,代表了选民的选择和态度。通过选票,可以反映出选民对候选人和政党的支持或反对程度,一般上也用来评估他们的政治力量和地位。
很多人会把选举中获得的选票只看成是某方的“支持率”,而忘了这可能是对另一方的反对或抗议,而错误解读了选票。投票行为很多时候是复杂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好一些投票行为如“策略性投票”、或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投票考量,承载的选票都不是对某方单纯支持。
以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为例,拜登获得了美国史上最高的普选票当选美国总统,但这不代表他就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因为当时的政治对手特朗普,从政风格充满争议性,他的行径刺激了更多的选民出来投票,让该届选举成为了1900年以来投票率最高的总统大选,结果是让更多对他不满的选民把票投给了拜登,可以说“反对特朗普”的考量似乎比“支持拜登”更为关键。
要解读选票背后的意义,多党联盟的我国政治比起主要是两党制的美国,其复杂性可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不同的政党在不同的群体中有著截然不同的评价,相互合作的政党同时也存在著某种竞争关系,互补对方不足的同时,又会成为彼此的软肋,盟党的铁票又不一定是自己的铁票,所以选举中政党获得的选票不应被视为直接的支持票。
以我国非穆斯林社会为例,当选区内都是由马来政党相互竞争的情况下,选票考量很多时候都是倾向于“两害取其轻”,2008年以前,非土著社会会宁愿支持马来人至上的巫统,而不要志在建立伊斯兰教国的伊斯兰党;而2008年到2013年,非土著社会则可以接受支持保守的伊斯兰党,而不要贪污丑闻频传的巫统;然后到了现在的团结政府,非土著社会又宁愿接受由贪腐案缠身领袖领导的巫统,而不是种族宗教极端的土团党和伊斯兰党。
这些选票背后是一种折衷选择,不是对某方的“支持”,而是对另一方的“唾弃”。理解了这些投票考量后,就可以知道以选票量化的所谓政党支持力量,都需要作出适度折扣,才能反映出现实。
无论如何,很多政治人物还是会继续以选票直接解读为自身政党的支持力量,至于选票背后的奥妙,聪明的政治人物会看破而不说破,这样他们就可以挑出对自己最有利的说法,强化支持者们的信心,也有利于政党间的政治谈判;至于那些没那么聪明的政治人物,则会陶醉在这种假象当中,继续自我感觉良好,直到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