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希走了,那是在2月22日的晚上。
一个企业家的离逝,享寿85,我们惋惜,是因为生命陨落,人之常情。但,死可以轻如鹅毛,重如泰山。
生命总有终结,达官贵人,贩夫走卒,终要与世一别。凯希,精彩人生,巨人身影,我们纵有不舍,仍需坦然,节哀顺变。
认识凯希,30馀年,那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商联控股(UNICO HOLDING),他是执行董事之一。80年代华社在“振兴民族经济,参与国家经济主流发展”的号召下,控股公司云集我国一众华人企业奇才与精英,任职期间经常有机会看到许多企业家的身影,包括黄文彬、黄琢齐、颜清文、陈群川等,但凯希风范、光彩,印象最深。
30年前有次在凯希家里聚会,我开玩笑跟凯希说:你女儿跟我是“同名”(同音),她是“陈景颂”,我是“陈锦松”。后来我告诉凯希中学时代我在《星洲日报》刊出的多篇文章都用“晨景颂”或“景颂”为笔名发表。他莞尔一笑,还说这可是微妙的巧合。
凯希,谈吐优雅,有条不紊,偶然慷概激昂,侃侃而谈。早期是政界红人,蹲过牢房,但对理想与价值的坚持与追求,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是凯希精神。
富贵,人之所欲。众人皆知“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富甲一方,可以守财如奴,可以千金散尽。但个人功绩与伟业,不在其一生累计财富多寡,而在其财富的去向泽被了多少需要帮助的人。凯希的裸捐,是华人社会乃标杆性举动,彰显的是一个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高风亮节,堪称陈嘉庚典范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凯希,在商界长袖善舞,1975年创立“海鸥”,展翅高飞,成就一方。在“商联控股”事件陈凯希与颜清文纷扰的官司中,是非曲折尽管千丝万缕,错综复杂,但凯希曾对我这个持股30馀年“受民族振兴”感召的小股东说过:所有的争执,小股东利益为重。此语至今仍缭绕耳际,久久未失。颜清文之子颜登逸现身凯希灵堂致哀,其中矛盾化解已尽在不言中。颜清文与陈凯希均先后获得林连玉精神奖,肯定两人在社会公益与教育的卓越贡献。
付出不求回报
网络上,多日来社会各阶层对凯希的悼念、缅怀、感恩与不舍如潮水般掩盖了社交媒体,而亲自前往悼念者络绎不绝,包括著名商贾、政党领袖、平民百姓、媒体报人、作家、艺文工作者等。在社媒日益蓬勃的今天,面子书就是一面活镜子,反映个人的内心写照。许多人都迫不及待要借此抒发对凯希怀念的情感,情丝入扣,充满深沉的哀悼,许多是感激其生前给予的帮助与扶持。流露出的是内心的真实情愫,无需编纂,没有造作,毫无矫情。怀念在心中,感恩在肺腑,所有的声音都在社媒文字中显露深切尊崇与怀念。
国会议员倪可敏讲述27年前得到凯希经济资助参加辩论会的小故事,简单而真实,当时一个穷小子的尴尬得到凯希的小帮助却成就了马大辩论队在国际大专辩论会后来的辉煌战果——冠军,令其永志不忘。著名艺人李心洁也因获得凯希对其创办“小黄花慈善教育基金会”的捐助而心存感激、感恩。
勇往直前,无怨无悔。凯希从一个政治犯到出狱投身商海,宽阔的胸襟、谦卑的人格、真挚的情感,施恩不求回报,终成就事业与处处人脉相通。后来更积极参与华团,特别是与陈友信共同创办了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积极贡献,弘扬一代伟人精神,不落人后。
凯希就如翱翔天际的海鸥,一首台湾名曲“海鸥”,孙仪作词,刘家昌作曲,唱出海鸥“飞得越高看得越远,它在找寻理想”,不就是其远大抱负的体现。
凯希身体力行,付出不求回报,格局之宏大,为后人之楷模。
春风落日万人思,缅怀陈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