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在探讨当今社会的某些课题时,常会征询或参照宗教的意见,诚出于对宗教的高度信任和尊重。简言之,宗教还是不少人参考框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乃至还是某些积极推动社会宗教化之人士的主要参考或唯一依据。
无论如何,今天人们所面对的一些重大课题及相关建构,比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环保等,坦白说,传统的宗教未必能提供最合情合理的答案及方案。乃至在古代,宗教在关系社会的许多方面若不是极度反动,至少也是蛮消极的。比如说在诸多宗教活跃于(甚至统治)人类社会的许多世纪里,不仅发生著性别不平等、等级森严、专制主义肆虐、种族主义嚣张等现象,乃至奴隶制、种姓制、童婚、酷刑、政治和宗教迫害等,皆普遍存在。
反动与消极
著实说,古代的某些宗教建制不仅反动和消极,对各种不公不义现象保持冷漠或缄默,甚至还是部分丑恶、残酷的剥削、奴役、迫害、战争等事件和做法的直接或间接肇始者、参与者或纵容者。
然而,也不能否认的是:若不是宗教的正面作用,可能古代的人类处境会更糟糕,各种违反人性的事件会频频发生,乃至人类早就自取灭亡了。毕竟一般主流宗教多少都有社会教育、感化、规范、整合等等的功能,所以发展相对完善的社会通常都会有成熟的宗教作为一种集体的“调节”、“管理”、“控制”乃至“改革”机制。换言之,宗教大体上有稳定、和谐、安抚、纪律、整治社会的功能,有助于减少社会失衡、矛盾、紧张以及冲突。
宗教不应“绝对化”
质言之,即便到了今天,宗教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仍非常显著,所以即便上世纪的共产主义运动试图排除、替代宗教,但还是以失败告终。而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西方社会,传统宗教就算丧失了大半影响力,但实际上民间还是有相当活络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只是没有古代那么偏执、狭隘和保守而已(且不论一些新兴宗教)。另方面,现代化也有助于适应性较强的宗教提升其发展能力,比如可以传播得更便利、更有效、更广远。
要言之,宗教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角色可谓关键,但诚不能把其单方面的“绝对化”,以至成为一种必须仰望和无条件遵从的无上权威。人们当然可以参考或依据宗教的教义、教规、哲理、传统等,以其作为判断事物和具体行事的标准、规范之一,惟若凡事都要以宗教作为严格,甚至绝对的圭臬和界限,那恐怕不是那么明智和健康。
是以,今天人们当然可以尊重宗教经典、组织、专家等的看法,但若迷信之、盲从之、畏惧之,不懂得理性考量及权衡,乃至企图借之“统治”社会,令社会更加宗教化,那不仅可能无益于社会,甚至还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甭说,今天国内某些自诩有宗教代表性和代表权者,频频发表一些反自由、反平等、反人权,甚至鼓吹种族主义和专制主义的言论,已彰然属应高度警惕、防备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