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佛青总会的理念是“塑造一个充满智慧、慈悲与感恩的社会”。三者之中,我觉得慈悲与感恩是种信念,只要坚定初心,是可以贯彻始终的。智慧就不同,它有不同的层次之分,是得渐修才可以契入的。
佛教诠释智慧,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常见的有智、慧、观、觉等——智是阇那的意译,慧是般若,观是毗钵舍那,觉则是菩提。般若慧是修行中的因,智与菩提则是依著般若而证得的果慧;般若慧的修学则从观入手,及至观行成就才名为慧。简而言之,要修智慧,得先学观;对于所观的境界,不仅求其明了知道,还要引发推究、抉择、寻思等功用,才可契入胜义境界。
智慧有层次,便可以“加行”。佛教徒修学智慧,尚得从世间法下手,先养成良好的态度与观念。过去,知识是某些特定群体的专利,而今知识普及,只要有办法上网就可以拥有知识,这就更加提供便利让佛教徒修学智慧。只有在众多唾手可得的信息中善于推究、抉择、寻思,才能让自己的智慧升华。
媒体与执政者过不去
佛教徒做到这点吗?我们充分利用科技吗?我们善于推究、抉择、寻思五花八门的信息了吗?
我以最近发生的狂犬症报道为例:卫生部副部长李文材说要遏止狂犬症,就得妥善处理流浪狗,没有流浪狗就没有狂犬症。可是某报报道时,副部长的话成了“流浪狗一只都不能留”。如果详读新闻,是明白李文材要表达的意思,可是读者显然习惯看标题,不问内容,也不问事实为何。
李文材的说法没错,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发布“狂犬病的死亡病例,97%是由狗引起”,因此“狗主必须替狗只领取牌照,及替家畜作预防疯狗症注射”。卫长并没有说要杀死所有的流浪狗,他只是希望处理好流浪狗的问题,并希望狗主为狗只注射疫苗。
我们都知道近期的媒体常与执政者过不去,断章取义,扭曲报道。更糟的是,一些评论竟然根据这些报道而写,印证“一犬吠影,百犬吠声”的效应。不说别有居心者,那是他们的政治斗争和权利,我只想说的是佛教徒若以智慧为重,实在不该如此轻率附和媒体,以免同流合污,断送自己修学智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