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智库政改研究所(KPRU)的一项调查显示,“毕业等于失业”情况越来越严重,而很多毕业生难觅职的真正原因,脱离不了三大因素:来自贫穷家庭、贫穷州属、社会地位低下,这间接验证了出身低影响未来出路的说法。
该调查显示,有超过80%拥学士学位毕业生,他们要求的薪资不超过3000令吉,而70%失业的文凭毕业生,要求的薪资也低于2000令吉而已,据调查指出,多数失业的毕业生跟出身的环境有很大关联。
该研究表示,来自较贫穷的州属,例如吉兰丹、登嘉楼及沙巴的国立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难度,比起来自富裕州属,例如雪隆的毕业生,来得更加困难,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现社会仍出现贫富不平等的鸿沟,或者是来自低收入州属的毕业生工作机会少,来到富裕州属后,因能力及及人脉关系上远逊于当地的毕业生,最终还是因缺乏竞争力而无法得到一份好职业。
教育是脱贫的其中一个最大及最重要的关键,我们都了解,一个穷人要改变命运就是从教育著手,然而一旦教育都无法让你保障未来的生活,或接受高等教育后依然沦为无业游民等著政府救济,就慢慢的会让穷人或弱势族群对未来生活方向产生质疑,这一点需要我们严正看待。
其实在现今社会中,“机会平等”依旧仅能化为一种理想,事实上贫富鸿沟依然明显,弱势族群的下一代依然弱势,富裕家庭的下一代则更加富裕,当然除了家庭背景会决定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上的成就及去向以外,还有成长背景及学习环境也扮演很大的因素。
据早前的《婆罗洲邮报》 报导,砂州教育、科学及工艺研究部长麦哥马英指出,一些来自乡村的学生连简单的英文文章都无法书写,鉴于缺乏良好的英文能力,这些毕业生在申请砂州政府公务员职位,因无法书写流利英文而在面试时提交白纸,导致无法成功加入公务员行列。
一些来自较贫穷州属学生,一般英文水平也低,这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在应征时顺利通过,很多实习医生及实习律师也因为英文能力问题,让他们一直无法顺利拿到执业执照,同时,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在自信方面可能较弱,导致他们不敢表现自己,争取自己想要的。
因此, 与此说出身低影响未来出路,更实际的说法,因出身因素及家庭环境影响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缺乏探索外界的机会及培养自信的性格,这些才是让很多来自大学失业生多数是来自贫穷家庭或州属的主因,因此并非只要拿到大学文凭或读完高等教育就能开启一生的美好,这取决于你个人的能力及就业表现,一纸文凭现在充其量是作为一把钥匙,真正可以让你人生步向康庄大道的,是你的工作能力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