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从政者和评论人纷纷运用各种比喻来概括我国的政治现象、问题和元素,涉及的词句有如:“汉奸”、“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匪徒入屋抢劫”、“两颗烂苹果”、“三个精神病患”、“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肉和菜”、“两位巴士司机”及“两家餐馆”等。
理论上,比喻是有助于人们理解的“工具”,所以在叙述、讲解或讨论某样事物时,适当的运用比喻会令言论或文章更生动、亲民、“接地气”。无论如何,比喻毕竟是比喻,诚不能完全和直接用来“指涉”或“代表”有关事物。所以在相对严谨的学术论文中,一般上不会鼓励,乃至不允许使用比喻来处理所研究的课题及对象。
当然,一般说话或评论诚不必如作学术论文那么拘谨、苛刻,所以运用比喻是合情合理——至少是有趣的。只不过,近来似乎有部分从政者和评论人越来越爱“借重”比喻来简单、轻率、粗糙地给当下的政治状况下论,而且于坊间显然也颇“受落”,这倒是有点不合情合理了。
更叫人摇头的是某些评论人所写的,根本就是比喻多于对事情的认真梳理、剖析和讨论,这种近乎“偷懒”或“游戏”的写法,截然等于在违背、践踏评论伦理。就算所写的不是学术文章,但评论文章多少也该对所探讨的事物本身做更多严谨、客观、仔细的论述,而非轻易即让比喻“喧宾夺主”。
比喻泛滥政论的现象,所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误导或怂恿人们从相对化约主义的角度来理解政治,以至认知和判断错误。如说“汉奸”和“吴三桂”的提法,不仅是“时代和社会背景错乱”,也是“角色和剧本错乱”。若有民众当真受影响而去把相关被标签者视为“汉奸”和“吴三桂”的话,那诚是对其人非常不公道的。
此外“两颗烂苹果”的说法,极其简单、表面地就把目前的执政阵营和反对阵营等同看待。其实,“执政”和“在野”本质上就是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毕竟其中涉及职责、地位、角色、权力、资源、关系、机会、风险和成本等各种方面的不均衡对比。是以,就算要检讨两者的“烂”,也得先看所谓“烂”的构成条件、成因、层次、影响和程度等,然后才能理性下判。
化约主义往往是民粹政治的催化剂,这不论是表现在对各种政治元素一窝蜂的狂热、著迷,或者一窝蜂的憎恶、厌弃之上。而今局部流行的“废票论”,其实也带有蛮浓的民粹味道,并非如某些论者一厢情愿地以为的:选民更加“理性”、“冷静”、“清醒”了。
诚希望人们能看清比喻和现实之间毕竟还是存有一定的差距,不要误认前者就是后者的直接“代表”,乃至“化身”,不然的话,本国的政治文化始终难以摆脱“幼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