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唤作“热狗”的熟食符不符合我国清真食品的要求,还有传统咖啡店受到指令,酒类饮品必须与其他饮料分开冷藏,再到伊斯兰党打算在国会上提呈修改伊刑法的私人议案等议题,这类宗教保守论述犹如顽强的恶灵般萦绕不散,从不间断地绑架国内舆论界的走势。当某种基于保守宗教立场衍生出来的政治主张,有条件落实成为影响众人的具体政策时,类似的状况,又有哪些论述可以成为人们找寻应对方式的参照呢?
针对上述的情况,有人从尊重多元文化的立场出发,强调不同的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所以即便有人提出极为保守的宗教政治立场时,也没有理由可以反对。同时,也有国内政党名嘴,时不时就在个人的面书专页上,推导出伊斯兰文化比较落后的结论。
保守的宗教或文化立场
很明显,上述两种论述各走极端,都没有认清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将复杂的议题,加以简化处理。前者将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套用在看待政策优劣的议题上,注定无法认清现实的伤害。后者则过度推论,其实无论哪一种保守的宗教或文化立场,一旦具备落实成为政策的现实条件,都有可能对其他群体造成某种程度的压迫,所以不见得就能以此推导出,某个宗教或文化,整体上都是落后野蛮的。关键之处,是保守的宗教或文化立场,在转换成政策之后,才会形成压迫。不具这项特征的主张,即便涉及非常激进极端的内容成分,尊重文化差异或言论自由的说法,就依然适用。
中国学者秦晖,在其被禁的新著—《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里,对类似议题的整理,分析得最为扼要直接。书里头提到,文化与制度应该区分对待,才能将问题把握清楚。简单来说,秦晖认为广义的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特殊价值的偏好。其中,涉及不同的人因各自不一样的成长背景,有意无意地选择了特定的生活习惯,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即书中所谓“选择什么”的状况。说到选择,就有必要继续追问在做选择之前,存不存在让人自由做选择的空间。这里头则是书中提到“能否选择”的问题,即不一样的制度底下,决定了人们具不具备选择的权利。
把上述的分析,套用到我国的现实情况,不难发现任何有可能严重妨碍到其他持不同价值立场群体的政策(政策可以看作是让制度得以建立以及运行的重要因素),就像画蛇添足大费周章地指责“热狗”的名称,不符合清真食品的要求;或肯定会导致非穆斯林也受到牵累的伊刑法等,我们都有合理的理由加以反对。反对的依据,是这些政策的落实,会不断地限制所有人自由做选择的权利与空间,跟某某宗教文化比较进步或落后毫无关系。
清真食品的规范不断任意收窄,严重妨碍自由贸易的空间。另一方面,非穆斯林群体也要处处提防有无触犯伊斯兰教的教义,免得随时可能受到指控。在我国,非穆斯林不受伊斯兰教义规范的保证,从来都不能让人安心。确保自由选择的权利受到保障,远比强调无条件尊重文化差异的价值,来得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