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华社的某些“老人家”总爱感叹“年轻人”过于理想主义,对政治怀抱太“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寄望于“变天”能够拨乱反正,还国家一个更讲求民主、公正、平等、开放、中庸、宽容的本质和气候,结果反导致族群地位和权益陷入更为困窘的处境。
首先须澄清的是:理想主义非年轻人的专利,某些“老人家”恐怕还比年轻人更富理想主义色彩,而某些年轻人则对理想主义嗤之以鼻,凡事讲求“实际”,甚至“苟且偷安”就好。不管怎样,理想主义普遍上还是与朝气蓬勃,关心“开创”甚于“守成”的年轻一辈相干。
坦白说,上述“老人家”的观点自有其道理,值得慎重看待,毕竟其人“吃盐比你吃饭还多”。惟某些“老人家”的言语之中,显然另有批判、嘲讽或怪罪年轻人之“幼稚”、“无知”、“莽撞”、“任性”,乃至“不负责任”的意味。有者甚至表达得很明白: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天真浪漫”或“脑袋发热”的年轻人一窝蜂地去响应、支持什么“变天”,结果导致华社丧失了在“朝中”的代表权。
年轻人讲求实际
遗憾的是:有关“老人家”们却忽略了极为重要的一点:为何今天的年轻人必须因为理想主义而导致整个社群——尤其本身——落得须面对如此恶劣的结果?到底是谁先为国家和社群“抉择”或“默许”了今天让人“进退维谷”的不堪局面?年轻人吗?还是更是“老人家”们本身?当今天的西方,乃至台湾、韩国等地的年轻人可以纯真、大胆——甚至有点“傲慢”、“狂躁”地追寻政治理想时,为何我们的年轻人不行?
说实话,虽说后人必须谨记、感恩前人的诸多付出和贡献,但今天的年轻一代,也完全有权利质问长辈们为何在过去的不知多少个岁月里,没有更认真、勇敢地为国家追求成熟的民主、公正、平等、中庸等价值和体制建构,乃至一再怯懦、委蛇、苟且地坐视贪婪无厌的既得利益者搜刮、霸占资源和权力,结果导致民主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迹象。
质言之,诚如个人不能没有理想,社会亦然,否则永远不能进步。冀求年轻一代妥协,乃至放弃正当的政治理想,不管是否为了更“理性”或“现实”的目的,还是仅为了背书、保驾掌权者,实际上都是集体悲剧。当然,今天的年轻人若不想被后代追究的话,也的确得认真参与政治改革了,否则最终也可能仅沦为一批只会唠叨,却不懂得自省的“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