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若有华人要检讨世俗化,细数其“坏处”的话,也许部分人会举出华社欠缺共同信仰、认同目标及象征等作为关键问题。的确,百多年前当儒教还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时候,这问题著实不太严重,可说凡华人皆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即集体信仰、价值、认同等。惟其认同乃非西方——中东式相对狭隘的认同,而是颇开放、通融、实际的,可谓“一本多元”的认同,即儒教为本,但不排斥他教。
然清末民初之际,儒教就开始一路被“解构”,几乎完全丧失了其正统、正宗地位,甚至还被某些华人视为早该被捣烂、摒弃的糟粕。不过,长期作为官方和主流意识形态,也导致儒教元素于民间仍能以各种形态及管道“残存”或“隐存”,包括于一般华人的家庭伦理、社群风俗、宗教义理、学校风气、文化艺术等之中。但由于缺乏正式、正规的体制架构,如此儒教并不能隆重、堂皇地升华为当今华人共同的认同指向及归宿。
是以,各地华人总有相当自由、宽松,乃至“放任”的认同选择,可选择不同的宗教信仰、语言习惯、教育背景、意识形态、文化取向等。当然,也确有部分华人最终选择不再当华人,或不刻意栽培下一代继续当华人。对于某些华人来说,如此“忘本”实在大逆不道,然实际上,恐怕大部分华人也不是那么介意了。相比于百年前,一些华人因条件限制,无法维系汉语文教育,但还是坚持从信仰和风俗上秉承儒教文化,如不少峇峇华人,今天的部分华人,即使受过华文教育,也不见得会认同和珍惜中华文化。
易言之,儒教权威被打垮后,传统中华文化即失去了一个坚定的靠山,或说支柱。虽说北传佛教、道教、民间宗教和一些习俗多少还能给儒教接棒、接力,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无法填补儒教所遗留下来的巨大空洞。而这当儿,已渐渐有更多华人不再以传统文化为主要的认同及履践对象了。毕竟,今天的华人认同,根本已无一套权威的范围及标准,甚至没什么可称为“核心”的东西——即所谓“灵魂”。
坦白说,儒教倒台其实有好有坏,坏是近百年来华社失去了文化认同核心作为集体依靠,某些人甚至还失去了教养,沦为“丑陋的华人”。但其好处是很彻底地解放了华人的个体性,让其更易融入现代语境,尤其是享有更大的文化选择及创造权,而这对于整体文明的进化,不可不谓空前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