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初夜的北京,有些静了,道路两边的枯树,在昏黄的路灯下,显得形单影只,唯一可以烘托气氛的是灰濛濛的天气,随口问了一下司机:“烟霾又来了?”女司机,略微中年偏老,带著一口北京腔,说:“基本上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这样的天气。”
“每天都呼吸这样的空气,健康吗?”我紧跟著问,她也蛮不在乎的,拉著腔子说:“每天都习惯了,没什么”她接著说:“在APEC期间,有好多厂家都停工了,那会儿,好了一阵,但是总是有些用处的,现在的天气总归比APEC会议之前好。”
随著车子的行进,夜间的光影在车窗上斑驳的匆匆闪过,也照亮了天桥上的横幅,红红的长条布,上面印上了几个大黑字,工工整整的写著:“学习雷锋,好榜样,提升自己”…“雷锋”这个名字,对于60、70年代的人,并不陌生,在做小学生的时候,老师都会教育大家:“我们要像雷锋叔叔学习”。雷锋,有很多事迹,比如:舍己助人、乐于助人,最后,因为帮助别人牺牲了自己。
当时的雷锋,被人当作超出人的范畴而崇拜,带有很多过去的红色色彩。而如今在现代的中国,这么一个红色味道的条幅,挂在摩天大楼之间,处在电子信息高科技时代,似乎有些不对劲。
西方不强调助人精神
随后和朋友描述了这个“不对劲”,直白一点说,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信息科技发展,和精神理想不协调。
朋友说:“有什么不对吗?像雷锋学习,就要学习他的乐于助人啊!不然,我们应该怎样让大家学习乐于助人的精神呢?”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她。像西方,国家不用强调乐于助人的精神,因为这是个人的事情,也许出于个人信仰,或出于学校教育,又或根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意识,总归它是个人的,不是集体的。
但西方是西方,东方还是东方,东方的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那就应该用东方文化去培养中国人的精神理想,诸如:儒家道家的思想,但可惜的是:现代人中,有几个人还记得孔孟思想呢?即使记得,你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形式去教育大众呢?难不成,也在一块红布上,写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北京的早晨,很热闹,虽然凉意嗖嗖,老老小小都出来,锻炼身体,溜狗狗,吃早餐,吃一顿庆丰包子铺的早餐吧!的确物美价廉,9个小笼包,两碗小米粥,才才17元人民币(大约8令吉),怨不得“习大大”在这里排队吃早餐呢……
“cheese”,也当回俗人,和庆丰合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