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前,1974年5月,时任大马首相敦拉萨打破冷战时的僵局,首访中国,与当时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和总理周恩来会晤,会面握手的照片被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热烈而广泛的传播,当时华人社会充满了对这次与中国破冰外交的期盼以及热烈的欢迎,而当时正值马来西亚大选在即,敦拉萨从中国回国后,8月就举行大选。
选举结果显示以巫统马华为首的执政党联盟获得了绝大多数华人的支持,而与中国的破冰外交也被视为执政党联盟要取得华人社群选票的一次政治外交。
当时华人受到敦拉萨访华影响从而投票给执政党联盟,有华人四次下南洋移民浪潮的历史原因,时至今日,依然作为基础性原因影响马来西亚第14届大选。
第一波移民潮,是明朝洪武年间(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之命,率一支二万八千人的队伍,分乘63艘大船,七下西洋,五入马六甲,带出大马史上第一波小规模华人移民,而这最早一波的集体中国移民被称为马六甲峇峇娘惹,这一群体以及后代,接受马来文教育,口操马来文,随著时间的流逝逐渐被马来人同化。
第二波移民潮,发生在18世纪末,随欧洲国家资本主义兴起,航海技术进步,第二波华人移民多与英国人、荷兰人在南洋的经济活动有关,逐渐形成了早期商业网络,许多上流社会华人子弟入英校学习,英语成为通用语言,逐渐英化,他们加入类似“海峡英国华人协会”式的组织,宣誓效忠英女皇,他们也被称为海峡殖民地峇峇。
第三波移民潮为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用枪炮强敲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英国人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允许华人去往海外工作。当时由于马来半岛及海峡殖民地(包括马六甲,槟城以及新加坡)的锡矿、胶园、种植及筑路的劳力需求,英国人通过帮会、代理、客头等中介机构,大规模引进中印外劳,这波华南外劳人口大军急速飙升,到1911年,马来半岛及海峡殖民地的华裔共有87万4200人。
其中,第三期移民人口是第一期的几百倍,是第二期的几十倍,而马六甲峇峇、海峡殖民地峇峇都迅速沦为华裔少数族群。这期华南劳工没有政治倾向,不懂英巫语言,不谙文字,不懂中国官话,只会说闽南话、潮州话、客话、粤语及海南话等华南地方性语言,彼此无法沟通,全由帮会控制。
第四波移民潮,鉴于大马半岛殖民地资源开发对大量外劳的需要,加上中国国内的政治因素,导致这阶段移民带入很多政治倾向,如清末康有为思潮,以及辛亥孙中山,民国国民党,抗战共产党和独立前期的新中国系列,使得这一时期的移民具有左倾激进思想,在人数上,第三期和第四期华人移民的总数,是第一、二期的成百上千倍。
由于第三与第四波移民浪潮的人数远远高于第一与第二波移民的人数,再加之随著时间的远近以及早期华人移民被同化的情形,真正在1974年受敦拉萨访中影响的华人社群来自第三第四波华人移民潮以及其后代,尤其第四波的华人移民具有的政治倾向,对中国充满了情意结。而时至今日,大马第14届大选在即,华人四下南洋的历史因素依然是影响华人选票投向的基础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