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很令人气馁的是:当你在批评当权者漠视民意、践踏人权时,总有些人忙不迭地指控你——或不无好意地提醒你:“不要种族主义”,甚至“不要沙文主义”。如此或缘于你刚好身带某种肤色、从某个社群经验出发或使用某种语言表达意见,就被怀疑、揣测,乃至直接宣判为“种族主义”或“沙文主义”的“敏感”,实在叫人无语。
不能否认,某些批评者的确看不清本身思维中的种族主义倾向,有理由被纠正,毕竟于一个文明社会,即使是弱者和受害者,也没有歧视、侮辱、攻讦他人的特权。然基本上乃站在公民角度来批判当权者之冷漠、偏差、傲慢、滥权,甚至残暴的意见,也被冠上“种族主义”,就叫人莫名其妙。这若不是刻意要抹黑、陷害批评者,或者转移、打散焦点以为当权者掩护、脱责,就是草率、不负责任的“捕风捉影”或“过度诠释”。
也许如此现象还得归功于本国过于泛滥的种族对立观念、论述及印象,以至于任何意见之表达,都会被一些过于敏感者拿放大镜来检视,试图找出其“种族主义”的痕迹。即便你意见中肯、客观、公正、平衡,只要语气稍微激烈,或姿态稍微夸张些,马上就被扣上“种族主义”、“沙文主义”等帽子。荒谬的是:如此动辄为他人抓“主义”之影子者,对本身深陷于种族视野和套路之框框却懵然不知,还自以为很理性、超然、正当。
本国人,尤其时评者的另一通病,乃凡事总爱“各打五十大板”,有时候根本不厘清事实、辨明轻重,先打了再说。所以,批评者总要准备被套上个罪名,接著胡打一通的遭遇。其实,批评者被质疑、检视、指正,可谓很健康的舆论风气,有助于社会进化。但某些人习惯成自然的“分配大板正义”,实在叫人不敢恭维。如说批评者刚好从某个族群的角度批评政府不公,立即就会有人针对性地挑出其族群里头的疑似“罪证”猛轰一番。
接受批评乃个人或社会,得以保持道德健康的良方。不过一个社会要持续进化,对于批评就必须有更严格的理性及品质要求,而不是任其沦于“印象派”,动辄凭印象就可以给他人染色、定调。当然,一般言谈,乃至论述中难免还是会引用印象,但谨慎、中立、保留,乃至自我怀疑、反思的基本态度还是必要的。别在搬弄印象的当儿,丢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