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家党选接踵而来,尤以巫统党选令人关注。理由很简单。巫统是国阵一哥,无论是排在权力梯级前端的龙头、人头、鸟头,都将是未来中央或者州际的香主、红棍、虎将,最差也会是一对踩著牛粪的草鞋。
首先开跑的是印度国大党。可惜只闻楼梯响,不见宝莱坞,艳丽风飞舞。拆庙、学生浴室用餐、扣留所冤魂、黑社会新血;印度群体的声音,也随著党选西线无战事,而被灭音。贵为副部长级的前兴权会领袖虽仗义发言,却被同僚警告;他期望能在体制内以光明驱走黑暗的梦想,看来最终也会化成一缕青烟。
众所周知,在国阵的治国模式下,其他二三线政党美其名是政治伙伴,实际上连小三都不如。马华就曾被巫统讥笑为怨妇,一旦扯上重要议题,就要它闭嘴。已故民政党领袖林敬益说过,在国阵分享权力的皮影戏里,除了巫统,其馀的都是苏乞儿。这和翁诗杰的面包屑论,在历史转折处,前呼后应。
以巫统为主,其他政党当陪衬,然后对外渲染大家都是平起平坐,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政党/人民大团结的华丽辞藻和口号,在被控制的媒体霓虹灯招牌下不断重复闪烁。政治人物,也借助分而治之;一方面安抚支持者,另一方面,打开本身通往权力深处,成为新殖民风格。
当然,不排除这个时代,那个时代,依然还有人,是诚心想在这片国土贡献出定点的力量,所以投入政党。亲自参与政党,的确能有效地表达意见和施展抱负,能直接地提出本身的理念,以及解决各类国家社会弊病的方法。但是,理想归理想,丰满的理想,到了国阵,往往只剩下残酷和骨感。
以上国阵那种刻板僵化的体制,试问众人多少次的寄托和社运人士的打入亦纠正,到头来,除了多几个光宗耀祖的拿督部长自肥外,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前景呢?
要在巫统里出头,就得表现得非常种族主义,为马来人制造假想敌;为了得到绝大自身党员的支持,登上权位,不惜玩弄这种落后的思维,这就是一个想跻身先进国的领袖素质?偏偏巫统前两号人物,不劳而获;这暗示了什么?
而想在马华里伸头,却得偷偷瞄一下巫统;马华党选,不就像一部后宫争宠的甄嬛传吗?从支会、区会到中央一路奋勇,到了巫统总部,还不是奴才磕头?
选贤,至少要求他有一个敢担当的膊头和挺得耿直、不畏强权的腰骨。请让政治圈内,容下一颗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