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后,大家都在谈下乡。开始兴致勃勃,谈到最后草草收场。结论不外是很难“打进去”,或民联到底有没有诚意。
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选区划分,城市人多席少,乡区人少席多。进城工作的年轻人激增,在城里成家立业。为了便利,一般上都选择在城里投票。5年后,城市的人更多,乡下的人减少。对城市胸有成竹的民联,在乡区更吃亏了。
我们假设民联不5年后才烧香拜佛,假设勤写文告呼吁联署的非政府组织决定下田,也假设热衷集会遨游网络的城市人发现是时候突破瓶颈、告别嘉年华会的心情步入不好玩的具体实践了。大家问,怎样开始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两点:一是乡区东西大不同,各族大不同。在西马,把环境公害课题介绍给新村的华人,很容易得到共鸣,但是走进根深蒂固的巫统马来乡区,恐怕只有碰门钉。若你讲得一口漂亮的英语,华语字正腔圆,但是用国语与原住民交谈时却哑口无言,那多丧气。
走入东马内陆郊区耗资耗时耗力,有些地方则需从介绍“政府”的基本概念做起,因为许多原住民连政府是什么东西都不懂,更何况是民主选举呢?
二,城市人的优越感是最大的障碍。我们觉得需要“教育”乡下人,认为乡下人很蠢,一点钱就能收买他们的心。我们被肤浅屏蔽,未能深入理解问题的症结。乡下人一直以来被边缘化,导致被灌输选择性的资讯。可以说,这是官方有心的长期策略,造成两极化及误解。
“安娣Bersih”安妮说,我告诉准备下乡的年轻人,你们必须放下所有的政治议程,也不要和乡下人传教,散播改变的福音。帮他们漆篱笆,然后静静地离开。
安妮婆婆提倡无条件的付出,志在感动人心。但是,乡民需要你来漆篱笆吗?
饶舌歌手墨男是伊班族,在KL一流的Club饶舌。问他为何不用伊班语rap原住民的心声,而选择华语?他遗憾地表示大部分人听不懂。曾rap原住民“战士”的课题,却因文化的隔阂而得不到共鸣。
但是,我在墨男这样的角色上看到了希望。若这种角色能充分发挥,就有法子打破有心的隔阂及城市人对乡下人的刻板印象。从乡下走入城市的角色不该放弃自己的独特身份,及对其身份的充分认识。相反的,你们是打通筋脉的最佳人选,深入民间补充国家教育的不足,用最直接的方式把“乡下”带入城市,再把城市带到“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