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位朋友身体不舒服去看医生。
朋友坐在诊所等待时已经是情绪低落,终于轮到他进入看诊室后,医生在问诊后说需要动个小手术。
生平没有经历过“捱一刀”的朋友,顿时吓得脸青口唇白,他忍不住问医生:“做这个手术会很痛吗”?换来医生冷冷的一句:“我没有生过这个病,哪里知道手术痛不痛?”
朋友听到医生的回答,心顿时凉了半截,他感到即生气又委屈,不理解医者父母心的医生怎么可以这样回答病人,无视病人担忧和恐惧的心情。
有些人也许会帮医生辩解说,他们太忙碌了,无暇顾及过多的病人。我相信如果一位真正有医德的医生,他们怎么疲累都不应该和病人说出上述的话。
我曾经有过一个工作伙伴,几乎每次出外进行田野作业时都在喊累,他一有机会就坐下来休息。
我不禁问他为什么会这样疲惫?他说晚上要做功课,早上又太早起床工作,所以精神不济。
也试过有一天早上约好他一起工作,我等了许久都不见他,打电话去时,对方才“姗姗起床”,最后只好取消计划,让我白等一场。其实对方知道明天要去田野工作,就应该充分休息,在田野才能好好完成工作。
或许有人会辩驳说他在赶著功课,根本不够时间,但一个人真的有责任心,应该可以安排妥当时间,避免发生这种睡错觉或精神不济的“意外”了。
这也让我想起著名的“未出世论”,去年6月,副首相慕尤丁坦承确实存在“不增加独中共识”的情况时,媒体去追问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有关马华在独中面对改制命运时,究竟扮演何种角色。
魏家祥回答道:“在1960至1962年时,我爸爸还没有认识我妈妈,换句话说我还没有出世。”
他坚持马华公会对独中改制命运时出现的“不增加独中共识”是丝毫不知情。魏家祥身为一个教育副部长,却以“我还未出世”来推搪华文教育面对的问题,实在是不负责任之极。
不管是医生、田野调查员或是部长,在其位就应谋其事,尽其职而担其责。
如果他们无法做好自己的份内事,病人就不会再“光顾”医生;工作伙伴只好拆伙各走各路;选民只能唾弃部长,另选贤能。
新的一年,我们要学习在其位谋其事,敬业乐业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