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基督教教会学校在被“国民化”后,普遍丧失宗教色彩及韵味,某些连具文物价值的符号性标志,如十字架,都被刻意抹除,确属灾难。当然,不能否认不是所有国民都是基督教徒,所以国民学校必须维持一定的中立性,乃至世俗性,但在许多国民学校越来越趋向伊斯兰化的当儿,教会学校被“去基督教化”,显然不合理。
虽说国民化的教会学校已交由国家负责,包括提供教学、管理人力和拨款资助,而非教会,但国民中不也有基督教徒吗?基督教徒不也缴税,也通过各种方式回馈社会及国家吗?国民化何必牺牲、荒废教会学校已建立起来的优秀教学及文化传统呢?若一些家长对如此传统产生敏感或不安,大可选择其他国民学校吧?实际上,今天具教会背景的学校相对上已占少数,非属教会学校的名校也不少,家长的选择空间可谓大得很。
众人皆知,传统教会学校除了热心教育,同时带有弘扬基督教,传播西方文化,乃至改革社会的宗旨,但过去一向来对本身信仰和价值观有信心,或者对宗教持开放态度的家长(包括穆斯林),也无惧于送孩子入读。自国民化后,其宗教目的或必须有所调整,尤其不能带主观的“传教”性质,惟介绍和发扬西方基督教文化则应当竭力保持。毕竟除了部分国人乃基督教徒,应享有如此权利之外,基督教文化也是人类社会的共有财富。
申言之,华文学校也是肩负赓续、弘扬、发展中华文化的文教机构,不光只是进行国民教育而已。某些论者似乎过于恐惧“华人认同”,连带反对华校的“华人化”,甚至质疑其维系中华文化的使命。其实华人认同本质上仅是一种边界宽松的文化认同,尤其不受血缘或宗教条件的限制,而中华文化也并不是当下某个族裔的私有财产。如说中华文化精髓中的儒释道等思想文化,其实早已是不少韩国、日本、越南人的传统文化。
也许不能否认华社确有部分人汲汲于借想像中的“中华文化”来进行部落式的“我群—他群”区分,诚如某些人借伊斯兰教和穆斯林身份来异化、排挤社会及文化他者那样,然这皆非中华文化或伊斯兰教的本意!
各个传统的学校,包括宗教学校、华校、泰米尔学校等,国民化之际,实在不该典当掉其足以为国家保存、活络各种文化血脉的定位及功能。传统文化不仅是部分人的权利,也是国家的宝贵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