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这类音乐活动在本地并不常见,以古典乐为主的音乐节更是少之又少。为了带动古典吉他乐在大马的风气,泰雷嘉吉他学院(Tarrega Guitar House)办起了国际古典吉他音乐节。

说到吉他,许多人自然而然便想到民谣或流行曲伴奏,但吉他可弹奏的音乐并不局限于此,许多美妙的古典乐也出自吉他。泰雷嘉马来西亚国际古典吉他节(Tarrega Malaysia International Classical Guitar Festival)在国庆日当天圆满落幕,活动成功吸引了来自18个国家或区域的古典吉他爱好者参与,包括台湾、日本、澳洲、菲律宾、印尼等。“此次来参与的海外选手比去年更多一些。”泰雷嘉吉他学院首席执行员林福祥说道。

走过3个年头,泰雷嘉国际古典吉他音乐节已来到第三届,除了会举办各种大小比赛,主办单位每年还会邀请5至7位大师级导师前来助阵,为参与者做指导与交流。在4天的流程当中,有一半的节目是大师班、工作坊、交流会等活动,即便不参与比赛,音乐爱好者也可从中学习一二。

参赛者可索取评分表

“最特别的是,参赛者可以索取评审们对自己的评分记录表。”泰雷嘉吉他学院院长陈惠群笑说,这是这个音乐节的独特之处。她指出,一般比赛只会公布得奖者名单,却不会让参赛者知道自己获得的分数,即便想知道评审的意见,也只能在赛后私下向评审讨教。从参与海外音乐节中汲取经验,他们决定为泰雷嘉的音乐节设下这项环节,“评分表上面还写有评审的建议,让参赛者作参考。”相信这也是吸引众多海外选手参与的原因之一。

来自台湾的梁洁民是公开组独奏年纪最小的参赛者,年仅14岁,这是他第一次参与有7名大师级导师的音乐节。“我常参加中国的音乐节,但一般只有一两名大师级人物,这次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众多大师聚一堂,选手们可以向所仰慕的大师讨教,“亲耳听到大师的弹奏,跟平日透过电子产品听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梁洁民的母亲也透露,去年便听闻泰雷嘉这个音乐节,却未能赶上这个盛会,今年总算如愿以偿了。

除了评审身份,7位大师也兼任导师身份,在为期4天的吉他节中开班各种不同的大师班,一一为学生做指导。图中郑凤珠在大师班中为学生做指导。
除了评审身份,7位大师也兼任导师身份,在为期4天的吉他节中开班各种不同的大师班,一一为学生做指导。图中郑凤珠在大师班中为学生做指导。

策划活动重宣传

身处音乐界多年,林福祥经常到海外参与各种音乐节,他发现印尼、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都有吉他节,唯独大马没有。“吉他乐在1970年代开始流行于东南亚,邻国跟我们都是同一时间开始接触吉他,为何他们的水平比我们来得高呢?”

他对本地没有推行相关活动而感到纳闷,“论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我们都不比这些国家差,我们在音乐艺术这一块却没有发展。”因此,他决定担起这个责任,于2013年开始率先在大马办起了国际古典吉他音乐节。“刚开始举办,花了一年的时间筹备。”虽然对音乐节有概念,但筹划起来并不容易,“宣传就是一大难题。”

万事起头难,为了推广这项活动,他们在音乐节开跑的一年前,便在参与海外音乐节时顺道宣传。“我们不曾办过类似活动,只能到处去做宣传。”他笑说只有受众对了,才会有效果。有赖于网络的方便,只要将资讯上载到社交媒体上,一传十,十传百,便能达到相当的效应。有些参与者也会将这些资讯分享到社交网站上,让更多人知道这项活动,无形中也是一种宣传。“希望能透过这样的活动能教育民众,同时推动古典吉他。”

参与者多外国人 叹本地人不珍惜

迈入第三届,音乐节虽然获得不俗的反应,但参与者大多是海外选手。“差不多70%的参与者都是外国人。”对于这样的情况,林福祥倍感惋惜。想当初开始办古典吉他音乐节,是希望让本地音乐爱好者有机会在活动中学习,“本地的平台我们已经设下了,本地学生却没有好好珍惜,真的让人非常遗憾,反而国外的吉他手就更懂得珍惜这个平台。”

陈惠群坦言,在参与国外的音乐节时,经常会看到各个不同地区的音乐爱好者前来参与,但在大马就难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很少会看到有人特地从新山、槟城等地区过来参与,甚至吉隆坡人都可能认为这里(巴生)地点太偏远。”她认为这是不健康的现象。

“为了参与这次比赛,我每天都花8至9小时练习。”大马参赛者林宇乐(左)是今年少儿组独奏冠军。今年17岁的他在4月时选择休学,并于9月底飞往法国深造。他认为未完成中学课程并没什么好怕的,牢牢抓住梦想的尾巴,才是最重要的事。
“为了参与这次比赛,我每天都花8至9小时练习。”大马参赛者林宇乐(左)是今年少儿组独奏冠军。今年17岁的他在4月时选择休学,并于9月底飞往法国深造。他认为未完成中学课程并没什么好怕的,牢牢抓住梦想的尾巴,才是最重要的事。

林福祥透露,为了筹办音乐节,他曾请其他同行帮忙做宣传与推广,但或许基于利益冲突考量,在这方面仍无法看到好的进展。

“学院可能会担心,将学生带来参加活动之后,学生就会被我们带走。”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林福祥选择不以泰雷嘉吉他学院的名称举办这个活动,特别成立了一个转办音乐节的组织“泰雷嘉音乐资源”(Tarrega Music Resources)。

虽然参与音乐节的本地吉他手不多,但累积3年来的经验,他发现本地吉他手的水平有著明显的提升。从第一届至第三届,本地选手在音乐节中的参赛排名从季军升到了冠军,“这是很大的提进步”。他相信,虽然参与人数不多,但只要办好音乐节,创下口碑,再配合宣传,自然能达到更显著的效果。

音乐无国界,除了技术及音乐上的交流,主办单位还特别设下文化交流的环节,让各国的吉他手认识不同国家的吉他文化。
音乐无国界,除了技术及音乐上的交流,主办单位还特别设下文化交流的环节,让各国的吉他手认识不同国家的吉他文化。

深度游音乐,享受更多

每年音乐节都会邀请数名大师级音乐家前来为赛事做评审,今年参与的7名大师包括来自波兰的Paul Cesarczyk博士、巴西的PauloInda博士、中国的孙绚绚等。虽然赞助大师们前来的旅费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但林福祥认为这一切非常值得,“办音乐节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让本地的音乐爱好者可以从中学习、做交流。只有让参与者有所收获,活动才有它的意义。”

来自大马的评审郑凤珠(Hong Tee)认为,要在大马承办如此规模的音乐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邀请大师级音乐家费用高,吸引外来参与者有相当难度,加上本地社群对音乐活动不热络,所以要办这样的活动需要在赛前做足准备功夫。”

她认为音乐节能让本地学生开阔视野,借机认识其他高水平的参赛者,从中知道吉他的不同玩法,“接触后,若受启发,便能帮助他们设定音乐学习路上的目标,也能找到合适的发挥平台。”然而参与音乐节的本地学生并不多,她感叹大马鲜少有类似平台,即便主办单位想让学生吸收更多知识,也无能为力。“你想帮人家,也要看人家愿不愿意让你帮。”

吉他节也邀来各国吉他制造者前来参与工作坊及进行交流,现场也设下吉他展,让参与者一饱眼福。
吉他节也邀来各国吉他制造者前来参与工作坊及进行交流,现场也设下吉他展,让参与者一饱眼福。

她透露,目前泰雷嘉马来西亚古典吉他节是本地唯一以吉他为主的音乐节,她不了解学生闭门造车的学习心态。“学习不能一直躲在家里自己练,没有接收,就不会有启发;没有启发,学习就会变得狭隘。”郑凤珠表示,多接触不同知识,有助提升一个人对音乐的鉴赏、了解及演奏技能,但大马的音乐环境不佳,就算马来西亚国油爱乐管弦乐团(Malay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是本地著名乐团,但观众还是以外国人居多。

“或许是因为欣赏音乐不是大马人的文化,尤其大家不认为音乐是精神粮食、是灌溉心灵的艺术,而只是其中一种娱乐而已。”她苦笑,其实音乐不仅是娱乐,在栽培孩子的性格或精神世界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现有许多学音乐的孩子,但这未必是孩子自发想学习,而是家长的意愿。“倘若家长本身就不了解古典音乐、不听古典音乐,却要孩子往这方面学习,是无法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下学习的,”她摇摇头继续说,“古典乐的世界是你越了解它,你得到的享受就越大;如果不了解,那你根本就什么都不懂。”

身为评审,看著前来参与的亚洲参赛者有高超的技巧,她大感惊讶。“古典乐在欧美国家还算兴盛,但在亚洲来说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真的让人惊叹。”相比起大马的参赛者,她认为大马古典吉他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突然呼吸困难 青年猝死房内

阅读全文
陈宗(左4)到三合港苏丹街小贩中心了解单一语文的新招牌。左起:拉美士县议员郑雅岭、刘维骏、三合港村长辜锦荣,陈宗、拉美士县议员陈逊益及拉美士县议员姚威遵。

新招牌改为单一马来文招牌 三合港小贩中心华印小贩不满失望

阅读全文

2罗里5车相撞! 南北大道连环撞致10公里车龙

阅读全文
图取自网络

男子收藏电话卡20年 退费获得2.8万

阅读全文

伊党:我们更适合领导国盟 民政:慕尤丁当之无愧【东方头条】2024-11-22

阅读全文

《黑神话:悟空》荣获《金摇杆》年度最佳游戏

阅读全文

走进新石器古迹

教育

保存古迹,刻不容缓;从斑驳的遗迹中,拼凑从前的记忆,更不容易。唯有努力保存古迹,才能保有文化的独特性,为文化永续保存尽一...

阅读全文

回收灯泡特工队

教育

“棕色放玻璃;蓝色放纸张;橙色放塑胶、铝和钢管…”小时候,这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总是萦绕在耳边。唱了十多年后,我们知道该怎么...

阅读全文

买衣送衣行善举

教育

近期到纪伊国屋(Kinokuniya)或汉姆利玩具店(Hamleys)都可看到为慈善而做的CHALKapella。刚开始...

阅读全文

走入大马甘榜

教育

身处多元文化的国家的我们,总能在课本上学习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性及文化,但你曾深入去了解吗?位于雪兰莪北部的一座小农村,能让...

阅读全文

贫困少女慈善家

教育

为偏远学生设免费教学网站,将百万酬劳全部用于公益,这些行为不是来自大人物或大企业,而是一个出身弱势的女孩…沈芯菱这个名字...

阅读全文

都市新形态

教育

你会怎么对待已经不想要的东西?是丢弃、放在角落,还是再循环使用?上海一家绿色商业杂志早前办了一场展览,以环保案例做展示,...

阅读全文

小小爱迪生

教育

专家常说,启蒙教育需从小做起,不要为孩子的创意思维设限。在第一届爱探世界科学展中,孩子们各自发挥所长,千奇百怪的解析方式...

阅读全文

助孩子开拓国际视野

教育

大马国际学校数量日益增多,除了希望孩子获得更自由的教育以外,家长还希望能通过国际教育培养孩子的国际观,让孩子以宏观的角度...

阅读全文

梦想无障碍

教育

耳朵听不见,就用身体聆听。天生重度听障的林靖岚,听不见旋律,却热爱舞蹈,成立了台湾唯一的听障舞团。29岁,先天重度听障的...

阅读全文

前进战地

教育

自由撰稿人刘忠万,数度深入战地探访民情,做了访问之后,再投稿到报馆。走上战地采访这条“不归路”,其实始于一场背包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