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听不见,就用身体聆听。天生重度听障的林靖岚,听不见旋律,却热爱舞蹈,成立了台湾唯一的听障舞团。

29岁,先天重度听障的舞者林靖岚,以曼妙动感的舞姿,舞出不同的生命节拍。听不见的她,在2009年站上台北听障奥运表演,更在2015年世界欧亚听障选美比赛夺下亚洲区冠军。外界眼中阳光正向的励志故事,在林靖岚的心中,初衷很简单——撕下听障者身上的标签,证明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做得到。

位于三重一处不起眼的公寓,是林靖岚向外婆借来改建的练舞间。她扎起马尾,换上舞装,与六七位听障团员,准备开始每周二的例行排练。按下音响,她眼神专注,不是聆听音乐,而是仔细感受音波震动下脚底地板的细微节拍。一个节拍、一个动作,她的舞蹈精准落在节拍点,隔著透明的隔音门望向里头,旁人不说,任谁也猜不出,林靖岚是从小就听不见的听障舞者。

利用地板掌握节拍起舞的特殊技巧,是林靖岚大三那年参加舞蹈大赛的意外发现。当时比赛将近,她加紧练习,却怎么样也跟不上节拍。妈妈安慰她,跳舞不是为了竞赛,而是兴趣。转换念头后,心情轻松许多好的林靖岚到了比赛现场准备排演。架起的音响播送强力节拍,地面微微震动,她随之起舞,竟精准掌握节拍完美呈现舞作,这是过去十多年,从未有过的体验。

听不见,就用眼睛记算拍子

林靖岚跳舞的起点并非兴趣使然,而是身体不好,在幼稚园老师的建议下开始跳舞健身。儿时学舞的历程,让她很受伤,“几乎完全没有老师愿意收我,还有人告诉妈妈不要浪费钱了,因为都听不到声音,怎么可能学得会?但妈妈不放弃,也希望我坚持下去。”

直到上了大学,受到学长姐赏识邀请编舞,林靖岚才对舞蹈有了热情。虽然只是编出4个8拍的一段曲目,却深深鼓舞了她。“好在上了大学,自己的个性也变得乐观”,从大一到大四,林靖岚为系上啦啦队编了4年舞,燃起对舞蹈的热情,舞蹈类型也跳脱熟悉的民俗、芭蕾,试图挑战难度更高的现代舞。

评断听障的听觉程度,林靖岚属严重。小时候,她跟著学国标舞的妈妈,练习节奏较慢的民族舞、芭蕾舞,还能摸索慢慢跟上,换上节奏较快、规律不一的快舞,难度也跟著提高多,“别人听音乐练舞,我却是用‘眼睛’算节拍、学舞蹈。”一般人只要一个星期就能学好一支舞,听障者却得花上三四倍的时间反复练习。

每个节拍、每个动作,都精准落在节拍点,林靖岚无畏困难,以行动证明自己,“聆听”生命美好的节拍。去年开始推行的“月芽计划”专门教导听障儿童,让他们也能感受节拍跳舞。
每个节拍、每个动作,都精准落在节拍点,林靖岚无畏困难,以行动证明自己,“聆听”生命美好的节拍。去年开始推行的“月芽计划”专门教导听障儿童,让他们也能感受节拍跳舞。

靠模仿打下基础

除了练舞的辛苦,还有儿时学舞留下的不愉快记忆。林靖岚透露,有些老师及同学的态度让她感到困扰,“有时问完老师没得到解答,我再问了同学,同学也很不耐烦地叫我自己看,那时是我最讨厌舞蹈的时候,幸好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遇到恩师欧阳慧珍,我开始靠模仿的方式,慢慢学会芭蕾舞、民族舞蹈,打下基础。”

林靖岚就这样靠著模仿老师的动作,一步步学会跳舞,但仍无法真正抵达舞蹈的核心,“因为我听不见音乐,所有拍子都在心里,我最讨厌别人要我从中间段落跳一支舞,因为对我来说,我只能从头跳到尾,无法从中间切。”

事过境迁,当时受到种种不友善而显得悲观的林靖岚解释,或许是对方不理解听障朋友,也不懂得如何彼此互动,才有如此反应,但过程的辛苦,让她始终想为听障朋友献上一份心力。

大学选读特殊教育系,她希望以听障过来人身份投入教职。在2011年创办的舞团,也怀著同样的心意,希望为台湾的听障朋友打造一个快乐、开心的练舞环境。

排练中,一个简单挥舞旗帜的动作,林靖岚也要团员精准做出动作。
排练中,一个简单挥舞旗帜的动作,林靖岚也要团员精准做出动作。

月芽计划 打造听障者习舞环境

舞团初成立时,所有人都不看好,许多的冷眼旁观甚至来自听障朋友。林靖岚不多作解释,“反正也听不懂,就用行动证明吧!”。于是舞团成员从最初她一人成长到六七位,舞台更从台湾走向国际,中国、新加坡、印度等地。最新的一场演出则是她率领著团员前往法国,担纲“眨眼艺术节”的开场嘉宾。

跟著林靖岚一起演出的团员,有许多也与她一样同是听障,随著演出机会增多,团员们脸上的神情、舞台上的动作也变得益发亮丽。团员之一的黄小布本来只是在一旁帮忙拍照记录舞团的演出,后来害羞的她在旁人和母亲的鼓励下,也加入舞团成为一员,和伙伴站上舞台。

“过去那种到处碰壁的心情我最了解,我想把我的经验传承下去,为听障人士创造优质学舞环境。”心疼许多听障儿童没有机会学舞,于是林靖岚和伙伴讨论后,决定启动“月芽计划”。月亮仿彿是听障朋友的象征,而造福听障小朋友的念头,就像撒下种子播芽。第一步,林靖岚与伙伴打算透过巡回表演寻求赞助,而后将资源用以补助听障小朋友学舞、添购助听器材使用。

选美舞台 再度证明自己

林靖岚先天听障,却能与常人沟通无碍,背后最大的功臣就是妈妈。“妈妈对我很严格,花了很多力气让我学会读唇语,不准我比手语,以免失去说话能力,她要我有跟正常人一样的应对能力,跟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过她自小好强,“别人愈觉得我做不到,我愈是要表现给别人看,证明我可以。”

由于妈妈对她的高标准要求,某次母女在意见不合之下,让林靖岚崩溃大哭,“那一次我告诉妈妈,我不喜欢和别人做比较,我只想做最好的自己,让妈妈吓一大跳。”2015年,她瞒著妈妈到捷克参加第5届世界欧亚听障选美比赛,得到亚洲组冠军,“得了奖我才敢让妈妈知道,回到机场时,妈妈来接我,到了那一刻,我们相拥哭了。”

2015年,林静岚(右3)参加了欧亚听障选美赛,她在赛事中成功夺下亚洲赛区冠军宝座,从此在国际舞台上发热。
2015年,林静岚(右3)参加了欧亚听障选美赛,她在赛事中成功夺下亚洲赛区冠军宝座,从此在国际舞台上发热。

只要有勇气、靠自己就能做到

听林靖岚说话,一字一句说得清楚明了。听障者能学好发音就已不简单,而林靖岚却花了许多工夫,一字一句学唇语,苦练咬字发音。排练中,一个简单挥舞旗帜的动作,林靖岚也要团员精准做出动作,这番要求连学舞多年的妈妈也说,“有回试过一次,跟著同样的方式学著挥舞,手腕直发疼。”

林靖岚如此严格要求自己,是为了撕去听障者身上的标签,要证明站上舞台凭的是专业,而非同情。学习一技之长,不光为了站上舞台,也能为藉著自己的故事鼓舞听障朋友。舞团因为听障身份、加上没有名气,一路忍受许多不公平的对待。有时获邀表演的演出价码不仅低得令人咋舌,甚至还有人提出免费表演的夸张要求。“专业、走出国际”才是舞团应该追寻的方向,过去几年来,她们也做到了。

“只要有勇气、靠自己就能做到”,这是林靖岚对想太多、迟迟不敢行动的听障朋友送上的一句话。贾曙隆曾问她,若人生能重来一次,要当听不见的人,还是听得见的正常人。林靖岚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如果像一般人一样拥有正常听力,自己就不会如此努力了!”她坚毅地说道。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前进战地

教育

自由撰稿人刘忠万,数度深入战地探访民情,做了访问之后,再投稿到报馆。走上战地采访这条“不归路”,其实始于一场背包旅行。“...

阅读全文

创意科技结合

教育

创新的来源有很多种,有的来自网络的启发,有的来自自身的脱格想法,更有来自身边人或亲身经历的经验。为了帮助婆婆能更容易行走...

阅读全文

企管转弯

教育

早在社会出现越来越多“草莓族”时,大家便应该知道时代已经不同了。有别于早年,“草莓”的出现只是区区几颗,当“草莓”变成一...

阅读全文

呈献家乡之美

教育

17岁中学毕业后,只身离乡背井,来到陌生又让人向往的大城市,或念书或工作,这样的生活是许多人的写照。走过繁华城市,体验过...

阅读全文

校园轻松办活动

教育

上大学时曾听说:“University”就是“由你玩4年”,于是穿梭在各项活动之中成了许多大专生爱做的事。然而,办活动总...

阅读全文

用杯子做运动

教育

竞技叠杯,是一个将杯子叠起来的运动,只有3种招式,速度却可以越来越快。没有任何人能占上体型的优势,因为这是一个完全靠自己...

阅读全文

先说话,后说唱

教育

“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韵诵是说唱艺术的一部分,而说唱艺术则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比起学习其他才艺,学说唱有什...

阅读全文

走出自己的未来

教育

教育乃根治贫困之本,然清寒子弟想继续升学并非易事。不少学校在颁发奖助学金时皆以成绩为考量,疲于家计的情况下还要考取好成绩...

阅读全文

再生线曙光

教育

明天,便是世界地球日。一年又一年,我们度过了不少环保节日,但每一年除了在当天响应相关单位主办的活动以外,平日的我们是否又...

阅读全文

建构可负担未来

教育

大马房价越来越高,人们对可负担房屋趋之若鹜。一马房屋机构更举办建筑设计大赛,期望年轻一辈集思广益,为设计带来更多惊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