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2月,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带著一贯的冒险精神,与同心的太太来到柬埔寨某偏乡小学任教并当教务主任。今年9月,我开始在刚开办的某金边大学接下了讲师及教务处副主任的职务。
从管教小学生跨越到管教大学生,对我其实并不难,那是因为我之前曾在中小学及大学担任过管理职也讲过课。一般而言,大学讲师的基本要求是硕士学位或以上,然而这也并非铁律;君不见其实早期在很多国内外大学,也有很多未达学历门槛的讲师与教授,他们在教学上依旧游刃自如。这说明经验累积、自我进修及终身学习的价值。
记得之前在那所郊区小学,设备并不完善。除了基本的白板及桌椅和电扇,课室内没有空调。加上柬埔寨酷热的天气,即使把电风扇开到最大风速,上课时依旧汗流如雨。一天下来,衣服满是汗臭味,外加晒得黝黑的皮肤。逢雨季,虽然稍微凉快些,却常因淹水弄湿鞋子,造成鞋子发臭的窘境。衣服换洗频仍及一天洗几次澡,成了这里的日常。
优点是,由于那所偏乡学校的学生较无升学及应付国家考试的压力,也就是所谓的没那么“卷”(大陆俚语),因此教师的压力也相对轻一些。
到了金边,这所大学的设备却是迥然不同,180度大翻转。礼堂、食堂及每一间课室、办公室都设置了空调。说白了,就是能在没有太阳直射的暴晒环境中舒适工作。这所大学,刚在9月正式开学。它是柬埔寨第一所纯粹由华人办的私立大学。可以说,那是海外华人在侨居地的另一个华教基地。
虽然旗下的中小学已有数千人的基础,但由于该大学刚开办,学生为数不多,只有十几人分散在四个专业。持续进行招生,是我们必须积极展开的首要工作。犹记得我打从4月加入大学筹备委员会开始,不停开会,几经折腾。突然一天曙光惊现,经人介绍而得以和外国国家教育中心(出师资)及外国企业(出经费)联手合办,才促成该大学9月的开学。8月底本地高考,为了派发大学宣传单,我们配合中小学人员,坚守在考点。任它日晒雨淋及遭遇部分警察的喝阻,我们都没有放弃,依旧执著地送出传单。
大学开学前两个月前,大学筹备委员会聘得退休大学校长。开学前一个月,我被委任为教务副主任及第二外语英语讲师,负责大一英文基本语法, 未来还会教导商用英文、英文学术写作及中英翻译。至于教务那一侧,我负责为汉语专业的数个方向(如文秘、商业管理、翻译等)排课、收集课纲及配合招募讲师。
目前,我们已经突破100名学生的期望值。然而这事说来也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因为就在我们开课后的一个月内,涌进了几十人,一下就冲破过百。或许是学生认可了我们的教学及讲师团队,口耳相传的结果,又或是高考后,学生无法进入心仪大学,开始转往其他大学的必然现象。
海外教学,纵偶有挫折,却能实地接触到为华教打拼的热血华侨与支教教师,以及渴望获得更佳教育品质的莘莘学子,著实是我难得且宝贵的人生经验。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