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8 日至 24 日是世界抗微生物抗药性宣传周(Worl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wareness Week),今年的主题为“立即行动:守护当下,保障未来”,旨在呼吁全球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抗药性威胁。这项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的年度倡议,旨在提高公众与医疗体系对抗生素耐药问题的警觉。

抗药性细菌的快速蔓延正削弱现代医学的防线,使许多常见感染再次成为生命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一种被人类发现已逾百年的疗法正重新获得关注。新加坡中央医院(SGH)于早前对外报道一例在东南亚受惠的噬菌体临床个案,该项目由药剂师与感染科团队联合推动,用于在常规抗生素治疗选项耗尽时为患者提供救治方案。这项联合推动的实践,象征著旧有科学的再生,也预示著在后抗生素时代,人类可能迎来新的抗菌策略。

自青霉素问世以来,人类仰赖抗生素度过无数生死关头。然而过度与误用让抗药性细菌不断演化,昔日“神药”正在逐渐失效。世界卫生组织(欧洲)指出,欧洲地区每年约有13.3万人直接死于抗微生物抗药性(AMR)感染,另有54万人间接受影响。

噬菌体是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它们附著在细菌表面,注入基因并复制自身,最终“爆破”宿主,使细菌死亡。与广谱抗生素不同,噬菌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只针对目标细菌,不破坏人体正常菌群。近年的科研突破让这种疗法重回医学舞台。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办事处指出,噬菌体疗法被视为“应对抗微生物抗药性的生物学创新途径”,并强调应以一体健康(One Health)理念,在人类、动物与环境等多个领域推动其协同应用。
新加坡中央医院于2024年完成了东南亚首例将噬菌体疗法用于一名对多种抗生素治疗均失败的感染患者的临床案例。该项目由药剂师Andrea Kwa副教授带领,显示医院药剂部门在耐药性治疗创新中正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

与此同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已启动一项针对囊性纤维化成人患者(慢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噬菌体疗法早期临床试验。该实验主要评估安全性与生物学效应,但仍需确证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此外,欧洲亦有医院以同情性使用或个案治疗方式,采用噬菌体为难治性、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提供救治,这类做法多以个案报告与小型系列为主。

科研方面,2025 年 Scientific Reports 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科学家将噬菌体与植物提取合成的银纳米粒结合,用于治疗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研究表明,在体外与动物模型中,噬菌体与植物提取银纳米粒联合应用可使抗生物膜活性相比单一纳米粒提升约 40%,且将细菌对噬菌体产生抗性的时间延后约 6 至 12 小时。

国内各大医院正面临多重抗药性菌株的挑战,尤其是绿脓杆菌与克雷伯氏菌等高风险病原体。若能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立国家噬菌体资料库(Phage Library),并推动由药剂师主导、结合大学、医院与产业的跨部门研究平台,将有助于提升区域感染防治的创新能力。政府也可考虑设立东盟噬菌体合作中心,推动区域层面的生产、质量与监管标准协调。

当然,噬菌体疗法并非万能。由于噬菌体具有高度株系特异性,必须先鉴定感染细菌的种类,才能匹配合适的噬菌体进行治疗。这一过程虽在理论上清晰,但在临床操作中仍存在多重挑战。当前在剂量控制、递送方式、储存稳定性及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相关监管体系也仍在逐步完善。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目前噬菌体疗法主要仍应用于临床试验或“同情性治疗”阶段,距离常规医疗实践仍需更多证据支持。正如《Nature Reviews Methods Primers》所言,噬菌体疗法的科学原理虽早已确立,但其实际应用仍面临剂量设计、递送路径与规模化生产等障碍。换言之,我们必须以审慎、规范与循证为前提,方能将科研转化为真正可靠的医疗方案。

百年前,噬菌体疗法在抗生素的光芒下被掩盖;百年后,它在抗药性的阴影中再度被发现。正如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在《一如既往》(Same as Ever)一书中所提的,真正重要的事物从未改变。人类若想在微生物抗药性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或许并不需要创造新的奇迹,而是重新发现那些千古年来始终不变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2025) Bacteriophages and their use in combat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who.int/europe/news-room/fact-sheets/item/bacteriophages-and-their-use-in-combating-antimicrobial-resistance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5) World AMR Awareness Week 2025: Prevent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ogether.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who.int/campaigns/world-amr-awareness-week/2025
 
3. Skurnik, M., Alkalay-Oren, S., Boon, M., Clokie, M., Sicheritz-Pontén, T., Dąbrowska, K., Hatfull, G. F., Hazan, R., Jalasvuori, M., Kiljunen, S., Lavigne, R., Malik, D., Nir-Paz, R. and Pirnay, J.-P. (2025) Phage therapy. Nature Reviews Methods Primers, 5(1): 9. DOI: 10.1038/s43586-024-00377-5. Available at: https://doi.org/10.1038/s43586-024-00377-5
 
4. Mani, A., Shanmugha Mary, A. and Rajaram, K. (2025) Augmenting phage therapy using green nanotechnology for promising infection control, wound healing and devoiding phage resistance in MDR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cientific Reports. Available at: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00449-w
 
5.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SGH). (2025) How the Singapore River helped save a life from an antibiotic-resistant infection. Press release, 25 March 2025. Available at: https://www.sgh.com.sg/news/patient-care/-how-the-singapore-river-helped-save-a-life-from-an-antibiotic-resistant-infection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倪可敏呼吁媒体拒做标题党 以内容为本推动社会知情

阅读全文

赖芊翠:我们(Women)的力量

八方论见

在2025年Miss Universe官方活动中,墨西哥佳丽Fátima Bosch遭到主办方执行人Nawat Itsa...

阅读全文

谢委谒:沙巴州选关我们西马的那点儿屁事

八方论见

来临的15日星期六,沙巴州选正式拉开帷幕。前执政联盟沙盟在州内阁集体卷入沙巴探矿丑闻的牵连下是否还能够继续获得当地人民的...

阅读全文

林嘉年:关心微小

八方论见

日前出席“看见西廖”微电影首映礼。不仅是一种支持,更是一种自我砥砺。西廖是个地名,位在森美兰波德申县,有座华小,名称就叫...

阅读全文

余秋玲:改革教育还是改个教育部长,共同教学篇一

八方论见

教育改革在马来西亚一向是雷声大、掌声小。日前教育部宣布2027年起推行co-teaching(共同教学),原意是让教师合...

阅读全文

黄婉红:当手语比语言更震耳欲聋——《震耳欲聋》中的沉默与回响

八方论见

步出影院,《震耳欲聋》的震撼久久盘桓于心。这份触动,既来自它对社会议题的深刻切入,更源于其作为视听艺术品的高度自觉。从沉...

阅读全文

程健鹏:灰色地带之下,我们失去的不是秩序,而是信任

八方论见

今年9月,雪州武吉加影收费站前,一辆3吨重的罗里与多辆轿车相撞,造成一名仅12个月大的婴儿当场丧命的悲剧,至今仍历历在目...

阅读全文

冯美玲——药学照护的价值:专业协作,共护健康

八方论见

首先要感谢雪隆私人执业医生公会(PMPASKL)崔耀豪医生及团队,对世界药剂师日主题“想健康,想起药剂师”的肯定也感谢他...

阅读全文

谭政宗:媒体人的事,交回给媒体人

八方论见

大马媒体理事会终于在2025年11月7日成功召开首届会员大会,还顺利完成理事选举。这一天,对我国媒体界来说,可说是一个历...

阅读全文

振民:统一的倒计时已经启动

八方论见

从近期的许多消息与信号看来,中国两岸统一的步伐在加速。过去停留在纸上的规划,不再是口号了,而是逐渐落实成为现实。从两岸最...

阅读全文

赖芊翠:请别信口开河,别误人子弟

八方论见

近日,来自国际伊斯兰大学(IIUM)的教授苏莱哈雅科Solehah Yaacob(专业领域包括阿拉伯语法哲学、语言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