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影院,《震耳欲聋》的震撼久久盘桓于心。这份触动,既来自它对社会议题的深刻切入,更源于其作为视听艺术品的高度自觉。从沉静克制的镜头,到细腻渲染情绪的光影与配色,再到行云流水的转场——所有技术环节都精准协同,共同叩问著一个核心命题: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究竟何为“听见”,又何为“被听见”?影片以一场动人的思辨向我们揭示:最震耳欲聋的声音,从不仰仗于音量。

电影的视觉语言,本身就在进行著无声的叙事。律师跻身的精英世界,被冰冷疏离的光线与色调包裹;而聋人社群的空间,则常沉浸于一片暖黄却略显压抑的光晕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觉肌理,将两个世界的隔阂,以及律师内心的撕裂,外化得清晰可见。

最具冲击力的,莫过于那场平行蒙太奇:上一刻,一位受骗的聋人阿姨在绝望中自燃于家中,升腾的火焰是她所有积压委屈与愤怒的总爆发;下一刻,镜头已切至诈骗头目“金总”的奢华游轮,夜空中正绽放著绚烂烟花。烟花的喧闹与烈火的寂静,构成了影片中最刺眼的讽刺。那声爆炸,如同一记闷雷,击碎了所有人的装聋作哑,尤其彻底震醒了在欲望中沉浮的律师,迫使他直面那个他一直逃避的事实:他拚命想逃离的这群人,正被他所追逐的“成功”无情碾碎。

身份蜕变:两次质问与一次无声的和解

影片通过两次“我们一样”的尖锐对话,以及一次超越言语的和解瞬间,精准描摹了主角律师的灵魂蜕变轨迹。而他作为CODA((Children of Deaf Adults,聋人父母的健听子女)的身份,是解锁这一切的密钥。

第一次,女孩以“我们来自同个大院”求助,律师报以审视与冰冷的反问:“我们一样?”——这是源于成长创伤的决绝割席。正因为他听得见,却在这个身份里受尽霸凌,他才要拚命洗刷所有与“聋”相关的印记。

第二次,当他试图帮助女孩的哥哥而说出“我们一样”时,换来的是女孩同样的反问。这声质问,是一次精准的拷打,彻底击穿了他虚伪的同情与赖以生存的逃避逻辑。

直至最后,胜诉时刻,聋人们用他们自己听不见的掌声为他喝彩,而他,以他们共同的语言——手语鼓掌,作为回应。此刻,没有“我们一样”的台词,行动本身却诉说著最深的认同。这不是妥协,而是迷失后的回归。他终于领悟,真正的强大在于拥抱自己的根。CODA的身份,从他一度视为的耻辱烙印,蜕变为连接两个世界、并为其中一方争取正义的独特力量。

策略的语言与灵魂的号角

全片最高光的时刻,降临于庭审。律师承认收取30万封口费,几乎所有观众都以为这是一场悲壮的自我毁灭。

然而,电影在此展现了它的神来之笔:他口中进行的法律陈述,与手中打出的内心独白,竟构成了两套并行不悖的“语言系统”。

他用声音完成了一次精妙的战术出击,将收钱行为转化为指控对方早有预谋的铁证。这是诉诸理性的策略的语言。

而他的手语,则精准地投向庭审直播镜头后的聋人同胞,成了一道炽烈的动员令:

“我拚命想逃出哑巴楼,证明我和你们不一样,可是我今天有的一切都是我装聋作哑做出来的。想要正义只能自己为自己争取,这个世界不会有救世主,只能自己做自己的英雄。”

这番呐喊的直接目的,正是力劝那十一位潜在证人挺身而出,将这场民事诉讼,升格为能真正惩戒恶人的刑事案件。他毫不掩饰地剖白自己的软弱与过错,以此唤醒同胞们共同的勇气:如果我们自己不站出来,就永远没有真正的胜利。

声音的悖论:从“被代表”到“为自己发声”的觉醒

电影彻底重塑了我们对“声音”的认知。我们感知到“聋人哭泣时也是有声音的”,那是一种源于生命本身的悲鸣;我们看见女孩打出“绝对不”撤诉的手语,其坚定的姿态,比任何呐喊都更具力量。

电影的主题曲《震耳欲聋》,如同为所有角色谱写的内心独白。当律师在名利场挣扎时,歌词“自己快要被欲望吞掉……好想让自己活出个人样”正是他的真实写照。而歌曲从开篇的“他们的手在说话”,到终章变为“我们的手在说话”,这一字之变,恰恰呼应了影片中聋人群体的深刻觉醒——他们从被旁观、被定义的“他们”,蜕变为主动发声、主宰命运的“我们”。

影片伊始,聋人群体的希望全然寄托于律师,渴望一个“救世主”代为发声。而故事的终章,真正带来希望与胜利的,是那十一位主动赶来的聋人证人。他们从“等待被拯救”的个体,汇聚成“主动站出来”的集体。他们前来,不再仅是祈求正义,而是亲手铸就正义;他们不再只是希望被听见,而是发出了让世界无法忽视的、属于自己的声音。希望,最终源于内部的相互支撑与个体的勇敢证明。

当影院的灯光亮起,那些手语的姿态、无声的轰鸣,已在心间刻下印记。《震耳欲聋》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听觉的洗礼——在深刻的沉默中,我们学会了用心灵去“聆听”。这不仅是一部用眼睛观看的电影,更是一部需要全身心去感受的沉默史诗。它的回响,不在耳边,而在心间,悠长不绝。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图取自《香港01》

许绍雄出殡众星扶灵 佘诗曼含泪道别“父亲”

阅读全文
野村证券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本,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兆2000亿日圆,国内生产总值被拉低0.36%。(法新社档案照)

中国采反制措施 日本经济恐遭重创

阅读全文
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大马人对自身财务前景的信心正在减弱,导致许多人削减非必要支出,并把重心放在日常必需品上。(档案照)

越来越担忧三件事 超四成大马人难应付基本开销

阅读全文

印度裔男子遭洪水冲走 迄今生死未卜继续搜寻

阅读全文

你好!大熊猫 “星辰 晓月”

阅读全文

【LIVE】大熊猫“辰星 晓月” 抵达动物园

阅读全文

程健鹏:灰色地带之下,我们失去的不是秩序,而是信任

八方论见

今年9月,雪州武吉加影收费站前,一辆3吨重的罗里与多辆轿车相撞,造成一名仅12个月大的婴儿当场丧命的悲剧,至今仍历历在目...

阅读全文

冯美玲——药学照护的价值:专业协作,共护健康

八方论见

首先要感谢雪隆私人执业医生公会(PMPASKL)崔耀豪医生及团队,对世界药剂师日主题“想健康,想起药剂师”的肯定也感谢他...

阅读全文

谭政宗:媒体人的事,交回给媒体人

八方论见

大马媒体理事会终于在2025年11月7日成功召开首届会员大会,还顺利完成理事选举。这一天,对我国媒体界来说,可说是一个历...

阅读全文

振民:统一的倒计时已经启动

八方论见

从近期的许多消息与信号看来,中国两岸统一的步伐在加速。过去停留在纸上的规划,不再是口号了,而是逐渐落实成为现实。从两岸最...

阅读全文

赖芊翠:请别信口开河,别误人子弟

八方论见

近日,来自国际伊斯兰大学(IIUM)的教授苏莱哈雅科Solehah Yaacob(专业领域包括阿拉伯语法哲学、语言学、历...

阅读全文

曾志涛:AI时代的风水秘语

八方论见

这些年来,风水咨询是一门非规模经济。大师必须亲临现场,测罗盘、观光影、察水口,如同医者诊脉。而AI的介入,将这种传统经验...

阅读全文

谢东成:这次真的Kick来料?

八方论见

近期最红非黄明志涉嫌吸毒谋杀案莫属,各大媒体争分夺秒,追击报导其案情事件进展。对一向喜以种种匪夷所思,哗众取宠的手法自我...

阅读全文

黄婉红:与姚文杰君商榷——从 ADHD 谈起

八方论见

在《东方文荟|评论》中,姚文杰君以〈各自练功〉一文谈及"神经多样性"。文中关怀社会差异的初心值得肯定,但在一些关键概念上...

阅读全文

邓国平:土团党国会议员用鼻子丈量英雄?

八方论见

国家英雄纪念碑,本是为纪念捍卫国家独立的先烈而立,却因一位土团党沙白安南国会议员卡兰沙兰的一句“长得像欧洲人”而再度成为...

阅读全文

梁志成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十载

八方论见

由剧艺研究会打造的歌剧《汉丽宝》,将于2026年再续54年前的辉煌。此次阵容可谓星光熠熠:出品人黄翠凤、制作人沈彦毅、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