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便是世界地球日。一年又一年,我们度过了不少环保节日,但每一年除了在当天响应相关单位主办的活动以外,平日的我们是否又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肆意地破坏大自然?想保护地球资源,先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或许你可以开始使用以再循环物品制成的绿色产品。

“塑料可以制成衣服。”刚开始听到有这么一回事的时候,相信许多人都会大吃一惊。塑料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随手就扔的垃圾,但你手上的“垃圾”,其实可以制成纱,变身一件件漂亮的时尚单品。

上世纪90年代起,资源再生技术与再生塑料产业迅速发展,虽然当时已经开发了再生纤维,却只是粗糙地循环使用。“我觉得这样实在是太可惜了。”来自荷兰的Waste2wear创办人莫妮克(Monique Maissan)于是向有关机构买下制作技术,加以研究。

再循环制成布料的塑料瓶子必须属于“PET1”材质,该材质中含有纱的成分,可制成再生纤维。莫妮克指出,回收的塑料瓶子必须经过分类、弄碎、熔为芯片、制成纱,才能织出一块布。“我们只取用瓶身,瓶盖和标签属于不同的塑料材质,会在第一个环节便分类出来。”将塑料瓶子熔为芯片之后,便可将芯片装入类似莲蓬花洒的器皿中,在高压与高温的情况下,重新抽丝,变为纱线。

收集塑料垃圾、溶解、到抽丝的整个过程都在位于浙江省的生产线进行。完成抽丝工作后,纱线将被送到上海浦东的纺织厂进行纺织工作。
收集塑料垃圾、溶解、到抽丝的整个过程都在位于浙江省的生产线进行。完成抽丝工作后,纱线将被送到上海浦东的纺织厂进行纺织工作。

塑料变布料 研发耗时千日

一件衣服需要的纱线不多,莫妮克细细地数著,一件校裙需要10个塑料瓶子;一件毛衣外套需要11个塑料瓶子;一件睡袍则需要27个塑料瓶子。“除了纱线,我们还会加入其它原料。”为了达到不同布料的效果,她研究出一套方案将其它原料如丝绸、棉等材料与再生纤维融合在一起,制造出与聚酯纤维相似的布质。

从塑料变布料的过程需要约70天,但整个研究过程却花了超过1000天。由于再生纤维并不是由纯聚酯纤维制成,因此在染色方面有相当的困难。“在这方面,我们研究了好久,因为再生纤维的质量不同,因此需要以不同的技术来处理。”

由100%再生纤维制成的布料染色时间要比再生纤维融合其他天然布料来得长。“加上再生纤维的在染色方面没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所以需要更小心翼翼。”莫妮克指出,一般纺织颜色可以依照潘通(Pantone,数码技术、纺织、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颜色的“国际语言”)的颜色来做标准,再生纤维的质料却不能。这类型的布料需要进行多次的染色与沉淀才能成功上色。

业界低潮期 找到纺织品新出路

莫妮克自1996年便定居上海,1998年开设了自己的公司。刚开始到中国发展时,正是纺织业的低潮期,身为纺织工程师,莫妮克想尽办法为纺织品寻找新的出路。“后来,我意外得知美国有将塑料变为纱线的技术,就立马飞过去向对方学习。”她还记得,当时的再生纤维只能用来制造一些粗糙用品,或是毛绒玩具的内馅,无法登上大雅之堂。“我觉得很可惜,我希望可以用这个技术织出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制作一块头巾仅需要2个塑料瓶子,而制造枕头则需要84个塑料瓶子。再生纤维给了无法分解的塑料瓶子一个重生的机会,不仅减少塑料垃圾,也节省资源。
制作一块头巾仅需要2个塑料瓶子,而制造枕头则需要84个塑料瓶子。再生纤维给了无法分解的塑料瓶子一个重生的机会,不仅减少塑料垃圾,也节省资源。

携手“网罗”海洋垃圾

本著将再生纤维由“Recycle”变为“UPcycle”(提升废弃物的价值)的心思,她花了4年时间潜心研究,最终制造出又软又细的再生纤维。“现在的再生纤维还能加入其他天然纤维。”除了将再生纤维变为大家身上穿的、手上提的、头下躺的各种服饰与家居用品以外,Waste2wear也推行了社会行动。

Plastic Catch是Waste2wear旗下的社会行动,主要与渔民合作,在渔船装上另一张网,用以收集大海中的垃圾。之后,Waste2wear会向他们购回所打捞回来的垃圾。“一方面是帮助渔民,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海中的垃圾。”她笑说,虽然不是每一件塑料垃圾都可以制成再生纤维,但总算是为地球尽一份力。

“在海上漂浮不久的PET1水瓶还可以制成纱线,而漂浮太久或是其他性质的塑料则可以制作天花板或是瓷砖。”她表示,打捞回来的塑料垃圾会被“物尽其用”,尽可能避免将打捞上来的物品再度变回垃圾。

Kloth Lifestyle推广绿色产品 实现减碳目标

2013年年底,苏茜拉(Nik Suzila Nik Hassan)与3个朋友开创了绿色产品公司——Kloth。“我们都是中学同学,也从来没想过我们会一起拥有一家公司。”

4个女生都各自拥有自己的事业与公司,却因这一次的机缘大胆地踏出第一步。“当时,我的其中一位核数师朋友对工作感到厌倦,想换一个工作环境。就在此时,我们遇上了莫妮克。”苏西拉与朋友在德士站遇到莫妮克,与她聊了起来。得知她是再生纤维纺织品的制造商时,大感惊讶,却只是交换了名片便离开。

回程途中,苏茜拉的朋友忽然道出自己的想法,“我想,我们可以将莫妮克的塑料再循环产品带入大马。”说风就是雨,两人回到吉隆坡之后,便立马联络上莫妮克,趁她离开大马之前,提出合作的意愿。之后,另外两位朋友也有转行的想法,便一拍即合,一起到中国去视察Waste2wear的产品。

Kloth Lifestyle由4位马来女生与莫妮克共同拥有,期望在与大马绿色科技机构合作下,能在国内掀起一股绿色热潮。左为Kloth Lifestyle首席执行员苏茜拉。
Kloth Lifestyle由4位马来女生与莫妮克共同拥有,期望在与大马绿色科技机构合作下,能在国内掀起一股绿色热潮。左为Kloth Lifestyle首席执行员苏茜拉。

消费意愿两极化

苏西拉指出,大马并没有太多绿色产品,虽然已经有好些知名国际品牌开始使用相关的布料,但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消费者分为两种,一种非常支持,另一种则非常反感。”表示反感的消费者大多认为塑料是垃圾,以垃圾制成的成品,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她庆幸,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支持绿色产品的。“除了环保概念,他们也知道其他国际企业也开始利用再生纤维制作新物品,包括著名的耐克(Nike)及维珍航空(Virgin Atlantic)。”

“现今引进的各种再生纤维成品中,就属头巾销售量最高。由此看出,大马人已经开始有绿色意识。”苏西拉指,绿色头巾非常环保,原料只需2个塑料瓶子。另外,再生纤维物品具备可永续性,不仅可以重复使用,之后还能被分解,绝对是环保和节省的结合体。

马来西亚2009年绿色科技政策上声明,我国期望在2020年达到减碳40%,而这一点深深地吸引了她们。为了能更好地推广绿色产品,Kloth决定与Waste2wear合并,成立新公司Kloth Lifestyle,并于今年4月与大马绿色科技机构(Green Tech Malaysia)签下合同,成为大马绿色科技机构的绿色产品合作伙伴。

“我们期望在政府的帮助下,能带领大马的绿色产品走得更远,达到减碳的目的。”苏茜拉也透露,为了达到政策上的目标,大马政府已经开始著手推动绿色产品,首当其冲的便是警察制服。Kloth Lifestyle与大马皇家警察的合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始进行,期望在今年底能成功提出用再生纤维制造的警察制服。苏茜拉也表示,Kloth Lifestyle今年将会引进更多再生纤维产品,如丝巾、服饰等,加上网上购物平台Lazada与Fashion Valley的推动,相信能在大马引起更大的回应。

循环再造5步骤

1.收集到的PET1塑料水瓶需要将瓶盖与标签纸取出,洗净晾干,才能开始进行抽丝工作。

2.塑料瓶子被压缩、切碎,以方便之后的程序。

3.塑料碎片被溶解,成为一颗颗圆筒形的芯片。

4.芯片被植入类似莲蓬的花洒中,并在高温与高压的情况下,将塑料芯片溶解抽丝,成功取出再生纱线。

5.纱线可单独或结合其他天然原料,包括丝、棉等,制成各种与市面上相仿的布料。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美女网红车祸瘫痪遇医生猛烈追求 怀孕生子后男方却卷177万逃跑

阅读全文

2只黑天鹅齐飞 全球公债恐崩溃

阅读全文

【非正式成绩】努鲁依莎击败拉菲兹 赢下蓝眼署理主席之战

阅读全文

一输棋就被打 中国9岁围棋天才疑不堪“虎爸”家暴坠楼

阅读全文

努鲁9803高票击败拉菲兹

阅读全文

【LIVE】安华出席公正党代表大会开幕仪式

阅读全文

建构可负担未来

教育

大马房价越来越高,人们对可负担房屋趋之若鹜。一马房屋机构更举办建筑设计大赛,期望年轻一辈集思广益,为设计带来更多惊喜。安...

阅读全文

一角钱的购买乐

教育

一角钱,在现在这个年代还能买到什么?相信许多60至70年代出生的人都非常怀念小时候能用一角钱就能买到食物的情景,为了实现...

阅读全文

重整绿色心态

教育

偌大的厂房中,其中一部分被划分为印刷房,三五个员工穿梭其中,为今日印刷的产品作颜色鉴定及调整。在老板的努力下,所有的作业...

阅读全文

小丑医心

教育

“妈妈,小丑医生来了吗?”病房里传出稚嫩的声音,住院期间的每个星期,小病童引颈期盼的时刻又要到来。或许有很多人没听过小丑...

阅读全文

就学路难行

教育

12年的中小学教育,对许多人而言是国民福利,有者甚至因为不爱读书,选择自动放弃学业。然而,对一心向学、却无法如愿的另一些...

阅读全文

回望过去找自己

教育

面对许多社会课题时,我们总是带著刻板眼光去看待,却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要放下社会定下的框框并不简单,透过回望自己的...

阅读全文

音乐联合国

教育

为了促进全球音乐交流,美国国务院教育文化事务部(ECA)于2012年开始推出OneBeat国际青年音乐家交流计划。值得一...

阅读全文

e学堂指明灯

教育

老师是学生的一盏明灯,当时代开始转变,得从教学模式开始转变,好让下一代获得更好,更贴近时代的教育。为了让老师能更好地将科...

阅读全文

留学,还是留下?

教育

令吉兑换率频频下滑之时,也是学子们痛苦挣扎的时刻。到底应该依照自己的梦想到海外升学,还是留在本地大学就读?为了经济不景,...

阅读全文

穿汉服贺新年

教育

农历新年传统习俗一箩筐,虽然繁复,却也有趣。在社会现代化的趋势下,你家的习俗与传统,又剩下多少呢?“我知道这些文化在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