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对吸毒者与身边的人而言,戒毒都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前吸毒者麦添华与妻子黄月莉却视“助人勒戒”为己任,在峇株巴辖成立女子改造康复中心,为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女性学员,提供生活庇护。

“相较予男性吸毒者,女性吸毒者的心灵更为脆弱,在勒戒过程中,她们更难接受自己曾经吸毒的过去,需要更多的爱去包容她们。”因为热衷于信仰,黄月莉更懂得用爱去对待曾是社会边缘人的吸毒者,给予她们肯定与接纳。

专门协助女性摆脱毒品及精神困扰的伯大尼福音改造康复中心,成立于2009年11月,是全国4家协助女性勒戒的中心之一,在过去6年来,帮助了至少11人成功重返社会。

伯大尼福音改造康复中心提供长达24个月的“灵理治疗”课程,主要帮助勒戒、精神困扰及轻度智障的女性,在不依靠药物的情况下,慢慢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学员也会替工厂车衣,赚取收入。
学员也会替工厂车衣,赚取收入。

女性勒戒过程煎熬

中心负责人黄月莉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管理一家协助女性勒戒的中心非常难,全马目前只有4家女性勒戒中心。

她说,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吸毒过程中较为吃亏,她们在改造的过程中,较难接受自己阴暗的过去,也不易向他人表达情绪,自残的机率较高。

“所以我们就付出更多时间及耐心,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去填满她们心灵上的空虚。也因为是福音组织,我们透过信仰的力量,引导她们正面思考。”

根据全国反毒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吸毒者近年来不断攀升,从2012年的1万5101人增至2014年2万1227人,其中吸毒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女性吸毒者数量也日趋增多。

改造康复中心学员平日也会承接散工,协助减轻中心的经济负担。
改造康复中心学员平日也会承接散工,协助减轻中心的经济负担。

少年易踩“地雷区”

令人染上毒瘾的原因有很多,黄月莉认为,青少年的社交圈子不单纯及网络普及化,皆是造成吸毒者越来越年轻的原因。

她透露,中心在成立初期,只有2名学员接受改造治疗,过去6年来,学员人数已增加至30名,其中最年轻的学员年仅16岁。

“我与丈夫(麦添华)也曾接触过一宗青少年吸毒案,染上毒瘾的男孩只有14岁。”

她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受到朋友影响,一旦身边有人吸毒,或是引诱其吸毒,就容易让他们被好奇心驱使而试毒。

她也指出,网络的便利,令青少年更容易误踩“地雷区”,只要打开网页搜索,就能获取与毒品相关的资讯,包括炼毒及购买毒品。

“女性则会误信吸毒能减肥的传言,选择以毒品‘代替’减肥药,再加上对毒品知识不足,她们会觉得少量无害,惟现在的软性毒品,只要吸食一次,就会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

学员自制拉环手提包及珠串饰品售卖。
学员自制拉环手提包及珠串饰品售卖。

丈夫嗜毒17年 靠信仰摆脱

黄月莉的丈夫麦添华曾是嗜毒者,夫妻先于2008年创立男子改造康复中心,翌年发现女性边缘人也需要一个“避风港”,即接著创立女子改造康复中心。

麦添华分享,自己依靠信仰的力量,脱离了沉沦长达17年的“毒海”,因此深知摆脱毒品不易。

“吸毒时,就好像是被毒品控制了生活,没钱买毒品时就去偷,之后我也因贩毒入狱,最后一次还被打了两鞭,但最难的仍是戒毒。”

麦添华在成功戒毒后,积极投入福音勒戒的改造行列,并希望能够协助更多边缘人重获新生。

学员“再生父母”夫妻俩异口同声强调,无论是男女学员,只有通过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及信任,用更多的爱去包容他们的过去,才能更有效地协助他们重返社会。

未育有孩子的麦添华及黄月莉,在中心内被称为“阿爸阿妈”。

这足以说明,夫妻俩所给予的关爱,让学员即使在中心生活,也犹如在家般温暖自在。

生活有规律 训练责任感

来自新山的马婷婷(化名)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因为身边朋友的关系,自己16岁时就已接触毒品,之后在父母“又骗又哄”下,才在一年半前到改造康复中心,接受勒戒治疗。

她说,那几年,自己与家人的关系非常不好,经常夜不返家,尽管吸食毒品的次数不多,却也出现幻听。“我在最近两个月,才开始停止服用医生开出的药物,现在也不会出现幻听,而且在中心的生活很有规律,‘阿妈’会让我负责一些事情,训练我的责任感。”

她也劝请青少年勿因一时贪玩,或是受朋友影响而轻易尝试吸毒。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孩需干净水

教育

水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须品,但在某些水源匮乏之地,干净的食用水却可望不可及。为了让孩子能享有干净水源,世界宣明会推动,“孩有...

阅读全文

森林认证 迈向永续

教育

爱护资源、节省用纸,这些话大家从小听到大。虽说动作小但力量大,将木材资源系统化,并以永续的方针经营,才是生态维护的唯一方...

阅读全文

硬知识 软教学

教育

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皆是需要实践硬知识/原理的科系。惟目前的教学方式单一,让不仅学生,甚至教师都感乏味,大马教师特别...

阅读全文

本土绘本 启航啦!

教育

说到绘本,亚洲人或许会想起日本、韩国的绘本著作。其实,马来西亚也有著许多有趣的题材可以作为绘本的内容,在有心人的努力下,...

阅读全文

玩水的小孩会健康

教育

随著早期教育的发展,雪隆一带的婴儿水疗中心也逐渐增多。水疗对成人来说或许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但对宝宝而言却是有利于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植物方舟

教育

当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环境保护者必须与生物灭绝的速度赛跑,为这些植物寻找繁衍、延续生命的方法。台湾屏东辜严倬云热带植物保...

阅读全文

小学生自创毕业曲

教育

毕业歌,是典礼感人桥段之一。你还记得,小学毕业时唱的是什么歌吗?《朋友》、《祝你一路顺风》还是《分享》?这些都已经过时,...

阅读全文

寓教网游新概念

教育

教学与线上游戏合为一体,其实也是一种教育。这种创新的教学概念,为教育界带来强大的震撼。台湾亚洲大学(Asia Unive...

阅读全文

环境造就好口才

教育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好的语言、好的沟通技巧,才能让孩子的生活更加地健康快乐。语言,关秀娟的强项。她是好口才语...

阅读全文

奏梦旋律

教育

他,一度被打上“音痴”的标签;他,在不懂音乐的家庭中成长,却凭著才能与技术屡屡获奖,成为国际有名的音乐神童。曾宇谦有著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