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亚洲国家的好一些政党,其组织结构离不开“列宁”式,由党魁以降,到秘书长、组织秘书长、中央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会、纪律委员会等,无一能够摆脱列宁时代的影子。有趣的是,这些政党绝大多数都不是革命型的政党,更谈不上意识形态导向。或许,正因为它们是历史的产物,是以,除了传承延续固有的结构形式以外,这类政党的现领导层也须一并背负党的历史包袱。
当然,历史给政党遗留下来的正负资产,也有人说是相对的。过去备受称羡的党资产,尤其是党员人脉广布全国城乡的网络,曾几何时竟也会变成负资产。这应该是一众政党政客始料未及的。诚然,数百万计的党员,不可能一朝一夕即可一蹴而成。那毕竟是累积多年的政治资源,几经辛苦经营,才建立起来的组织网络。
然而,再成功的“广招党员”运动;再宏伟强大的党组织,倘若没有适当的思想指引,它还是发挥不出整体力量的。政党头头当然明了个中的道理,但偏偏这正是当前一些老牌执政党的具体写照。
过去的政党,其政治立场无论是左中右,都会著重本身的政治教育,向党员灌输党的价值信念。曾几何时,这一切均已走进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利益导向的熏陶。广大党员乃至党外民众,对进党的期待,已多受到利诱的左右。愈来愈多的各级党领袖也懂得投其所好,对党的草根基层频频动之以利,以争取支持,进而巩固本身在党内的领导地位。霎时间,手握投票权的党代表成为了各派领袖竞相笼络讨好,乃至贿赂的对象。
民意与党意
党风腐化及此,上行下效,施与受双方由过去的台底交易,逐渐浮上了台面,且丝毫不引以为忤,知耻自觉之心已荡然无存。如此一来,党领导与基层的关系,只能维系在私利经营的基础上。于是,党的组织力、活动力及动员力渐次走向瘫痪。此前,党的上级领导所下达的指令与利益,虽经层层盘剥,可还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当草根基层对党的信念,已由迷糊转向彻底的幻灭,偌大的党组织网络反而成为空前的累赘。
这种窘困尤其是在大选即将届临时愈见突显。在甄选国州议席的候选人过程中,不设民主初选机制的政党,最感棘手及不易拿捏的,当推确立遴选的标准----民意与党意之间,必须作一抉择。所谓遵从“民意”的抉择,当然是意指委派获得民众支持,具有一定胜算的候选人上阵出征;而“党意”则普遍以准候选人的党职尊卑,作为关键的考量。
然而摆在眼前的现实是:挟民意者未必获得党领导层的“祝福认可”,而受到“钦点”者,虽说是扛著“党意”的招牌,却往往不见得是名孚众望,或在坊间有好的口碑。其实,党内人士何尝心里不剔透明了,所谓的“党意”,说白了,还不是操纵在若干地方家族、派系党阀、土豪大佬的手里!他们普遍控制了区、支部等地方党部组织,尤其是党代表。难怪有人说,具有投票权的党代表,大多沦为地方党部“投票机器”。
乍听这话,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它值得让党内外人士反思的是:这些党代表,其身份既然代表著党意,可也必须贴近民意。可当党代表已受到利诱所左右,他自然会让私利支配党意。如果,所谓的“党意”仅为少数党阀的利益服务,跟广大民意势同水火,党的生机自然会日趋艰难。
这道理可说是朝野皆然,谁也无需刻意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