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然资源与环境部在2012年的统计,大马人每日总共制造1万5000吨垃圾,并挥霍了8000吨食物,而实际上这些食物,足以温饱530万人口;更甚的是,大马国内的垃圾回收率却只有11%,对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
踏入今年5月份开始,我国多个州属及地区陆续启开“家庭垃圾分类”试跑,为即将落实的“2007年固体肥料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令”做事先准备,家庭垃圾分类的一小步,亦可谈上是我国在资源回收与环境保护的一大步。
尽管环保组织及从事资源回收工作的业者来说,在我国冀望减少将垃圾送入土埋场及提升垃圾回收率为目标的情况下,垃圾分类机制是很好的政策,但当局必须强化宣传教育的力度,而非总用罚款,来震慑民众。
iCycle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创办人曾维雄直言,从业者的角度来看,当局推出的《家庭垃圾分类指南》过于笼统,在塑胶类别方面,当局把鲜少厂家回收的食品塑胶盒及保丽龙,也列进去,这容易使到其他的塑料,受到食品污染。
“塑料有1至7号,到底哪些可以回收、哪些不能收回?但官方指南却笼统放在一起;以我(业者)的经验来看,把可以及不可以回收的塑料,放在一起,只会增加工作量,导致特许经营公司必须请更多人手去区分,最后弄不及的话,会不会干脆去倒掉?”
民众一知半解
他说,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预计在9月要在8个州属全面落实家庭垃圾分类,执行起来可能比消费税(GST)还困难;因为很多人对垃圾分类的概念一知半解,比如:受到食物污染的厕纸究竟属于可以回收还是不能回收的范围。
他不讳言,由于民众对家庭垃圾分类一知半解,因此在刚实行时,相信会有民众觉得这个机制是在给他们制造麻烦,料需要2至3年的适应期。
以曾维雄的看法,我国人民需要2至3年的适应期,因此城市和谐、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除了法令的渠道之外,必须还要做更多的教育工作,否则即便明年实行不遵守垃圾分类,将面对最高1000令吉的罚款是治标不治本的事。
他举例:“你不能排除有些人可能会怕被罚款,所以选择不丢在自家门口,而是到丢到附近公共场合的垃圾桶,反正也没有人看到,乱丢也不会被罚款。”
他说,当国家要推行垃圾分类机制时,制定法令是最基本的事,但房地部及固体废料管理机构必须去做更多的事,以在细节上去配合2007年固体肥料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令,而且要提早告诉人民应当如何去做。
他补充,固体废料管理机构也必须操作透明化,清楚地告诉民众,大家所分类的纸质、塑料及玻璃瓶等回收物资最终的取向,当人民对这些了解越深的话,就越来越多人去配合这个东西。
“为何大马政府每次推出政策都会引起民怨?原因就是人民满腔疑惑,以消费税为例的话,大家会在疑惑这笔钱有没有拿去拯救官联公司?同样的道理,在垃圾分类后,大家的疑惑就是这些回收物资的取向及何者获利。”
iCycle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推行会员积分制的资源回收公司,他们目前常受邀参与政府机构的会议,包括与固体废料管理机构一起探讨如何提升国内的垃圾回收率,并一起联手推广活动,让大家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
回收物资换酬劳 邦咯岛推广积分制见成效
在我国,不少远离陆地的海岛与渔村,长期以来面对垃圾处理不妥善的问题,使到不少渔村面对环境卫生不佳的问题,但随霹雳州固体废料管理机构,早前与iCYCLE联手在邦咯岛推行的“垃圾分类积分制”取得一定的成效,他们准备把这套机制,推广到其他的渔村与海岛。
霹雳州固体废料管理机构是在今年4月份开始,与iCYCLE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合作,以邦咯岛作为一个试点,推广海岛与渔村的垃圾分类积分运动。
在这项活动下,该机构的官员与环保专家与垃圾分类业者,在岛上宣传环保教育,鼓励居民成为积分制的会员,指导他们分类好垃圾,专人会来收厨余垃圾,另一些可回收的物资则可以换积分,最后再换取酬劳,每10公斤可换取1分,100分可获得10令吉。
提升村民环保意识
除了积分,邦咯岛也有一个印度裔的资源回收代理,他每周三都会到村里去收集可回收的物资,岛民亦可以选择直接将可回收的物资卖给有关代理。
该机构霹雳州总监哈嘉法蒂玛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不讳言,政府当局早前在推广垃圾分类运动时,重心点都放在城市及郊区,时常会忽略远离陆地的海岛与渔村,实际上我国要在2020年时,把目前只有11%的垃圾率提升至22%的话,不能忽略渔村与海岛这一块。
她坦承,海岛存在地理位置问题,使到从事资源回收的机构必须大费周章地租船才能载这些物资出来,这也使到只有少数的资源回收机构派专人去收集回收物资,而且在高成本的运费下,业者支付给村民的酬劳也相对低,使到村民没有动力去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以她的看法,如果要在渔村及海岛做好垃圾处理的问题,地方政府要去做好垃圾分类的设施,诘责是提升村民对垃圾处理的环保意识,最后又能在资源回收下换取酬劳与益处,这样的结合才能激发起村民的积极参与。
尽管霹雳州不属于9月全面落实垃圾分类的州属,但该州依然如火如荼地推动垃圾分类运动;哈嘉法蒂玛称,该机构不想要在法令生效后,人民对环保及垃圾分类的意识依然没有改善,而是能看到一些成效。
建议回扣门牌税 鼓励国人参与
马来西亚绿蓝环保协会主席王润源建议,城市和谐、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借览荷兰推行垃圾分类成功的例子,用门牌税回扣的方式,来推行家庭垃圾分类机制,以让更多国人做好垃圾分类。
王润源说,在许多西方国家如:荷兰,他们是以垃圾量来向人民征收垃圾费,但他们在收取垃圾费之际,也有发给奖励,即:厨余多的话,就付较多的垃圾费,相反亦然;循环可用的资源,则可以从中换取金钱回扣。
他补充,在大马并非没有征收垃圾费,而是已涵盖在门牌税内。
“在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后,我们有一个建议就是说,政府当局可以探讨落实门牌税回扣制度,若一个家庭制造的不能循环的垃圾太多,那么就多缴付,但可以在循环使用的资源获得回扣;大家这样才更有动力去分类。”
他说,我国要推行的垃圾分类,没有向人民说明,会为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只是说,若没有分类好的话,过了适应期会被罚款1000令吉,加上垃圾处理的问题,需要回到地方政府去解决,又不是全国各地都执行,一旦罚款的话,被罚的人难免会觉得不公平,肯定会有民怨。
王润源在接受访问时称,许多西方国家很早就落实垃圾分类,主要是他们没有土埋场,因此必须做好分类工作,因有些物品如:玻璃及塑胶无法燃烧;而大马现在执行垃圾分类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土地越来越少,不能单靠土埋场,因此要建盖焚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