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去年7月宣布废除《1948年煽动法令》,以新法令《国民团结和谐法》取而代之。由国民团结谘询理事会草拟《国民团结法案》,目前正收集各方建议和回馈,以交由总检察署草定。《国民团结和谐法》第7条提到基于性别上的不公平歧视,在第7(ii)禁止基于性取向及身份的歧视条款,由于在我国仍属于敏感话题,因而受到外界争议,一些团体的发声反对。
大马穆斯林连线(ISMA)抨击该条款鼓吹“不正常性爱”,首相署部长南希苏克丽及佐瑟古禄7月16日在联合文告中忙撇清说,当局目前收到的都是法案的献议,该法案仍在起草过程中。基于较早前保守团体的大力发声,公民社会也没有更多声音就此课题回应,因此建议中的《国民和谐法令》第7条款可能因为议题的“敏感性”而终将被删除。
国民团结谘询理事会成员赛夫丁阿都拉在7月12日,与大马亚洲法律学生交流时说,鉴于性取向如同性恋、双性恋与跨性别等事项,在我国属于敏感课题,该理事会在《国民团结和谐法案》草拟,提出有关条文后,掀起多方争议,故此理事会将考虑撤除有关事项。
反歧视性别差异
为此,槟城自由爱(Penang Freedom To Love)与异样(Diversity)携手发起“支持‘反歧视性别差异条款’”的联署,提出3点诉求。诉求包括:理事会应接触非政府组织收集更多资料,补足现行法案不足;任何国家法令都不得逾越第7条款;以及理事会应明确表达支持多元性别族群,不应屈服于任何政治压力而移除第7条款。
联署发言人黄科量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该项网络联署在7月21日截止时获得551人签署,也有18个非政府组织联署表示支持。联署签名已在21日交给国民团结谘询理事会,而理事会已在23日召开会议。
他认为,国民团结谘询理事会将“团结”的定义,从种族宗教方面的团结,延伸到包括不同性取向者之间的团结,是深化“国民团结”概念的一个举动。该联署虽也获得部分穆斯林的支持,但基于宗教敏感性而不方便曝光;“立法以后,就算宗教教义不允许我提这课题,但立法能保障他们权益。”
“支持‘反歧视性别差异条款’”的联署,虽已提呈国民团结谘询理事会,惟该理事会目前未做出回应。本报曾致电询问国民团结谘询理事会数名代表,惟至截稿,未得到该联署的回应。
性向自主属禁忌受打压
虽然全球已有越来越多国家认可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LGBT)的平权必要,但在大马,这个话题仍属于禁忌话题。在国内曾发表支持LGBT平权运动者,都会受到保守团体的猛烈攻击,议题几乎没有能在公共场域展开讨论的可能。
性向自主运动(Seksualiti Merdeka)早前被一些人指为“支持滥交”的运动;当时任净选盟主席的安美嘉因表态支持LGBT的平权运动,结果退伍军人协会到她住家门前摇臀摆摊。
大马非政府组织联盟(COMANGO)去年曾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定期审议会议上提呈报告,要求关注LGBT权益及宗教平等诉求,结果内政部在今年1月发表声明指该组织为非法组织。
今年,3名变性人首度以违反联邦宪法赋予权益为由,入禀法庭挑战1992年森美兰州伊斯兰刑事法第66条文。该条文禁止男性穆斯林在公开场合做女性打扮或伪装成女性。
上诉人代表律师艾斯顿指出,该条文已经违反联邦宪法第5条文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精神、第9(1)条文赋予的行动自由、第10(2)条文的言论自由及处理有关(性别歧视)的第8条文。
槟城自由爱(Penang Freedom To Love)与异样(Diversity)携手发起“支持‘反歧视性别差异条款’”的联署发言人黄科量指出,国家有其应该扮演的角色,而国家如何看待他所应扮演的角色,是民主进程里面的重要一步,而无论身分立场为何,所有人都应享有国家的保障。
“如果你是政府,除了照顾大多数的选民,应该去保护属于少数的他们,而不是按照多数人的意思,去剥夺少数人的权力。因此,就算多数人提出反对,LGBT社群也应该受到保障。”
为人权奋斗永不嫌早
支持“反歧视性别差异”条款联署发言人黄科量表示,“性别平权运动本来就没有悲观的权利,既然是为人权而奋斗,我们只能坚持到底。”
他向《东方日报》表示,台湾的同性恋、异性恋、跨性别平权运动在持续10年至20年后,才真正走到最近《多元成家法案》提呈立法院的地步。
他指出,民调结果显示逾50%台湾民众接受同志婚姻,但推动该法案的伴侣盟却决定将同志婚姻、伴侣制度、多人家属捆绑在一起,结果招致批评;伴侣盟却认为,性别运动应走在社会得更前面。
他直言,“对马来西亚而言,到底什么是合适的时机去做性别运动,去推动立法改革?参考台湾的经验,我们就知道所有对人权、人性尊严、正义的捍卫永远不嫌早。”
他重申,该联署不会强迫任何议员或非政府组织公开声援LGBT,但至少希望大家先尽力建立性别友善的社会环境,开拓健康的讨论空间。也愿意与反对人士进行更多的对话,消弭陌生、担忧所引发的焦虑和歧视。
他认为,国民团结谘询理事会愿意关注性别歧视的问题,就个好的开始,而联署也获得议员、学者、作家、神父、非政府组织加入,这就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