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年首次推出的华小四年级历史课本,被指过于强调一个种族、一种文化及一种宗教的单元思维,无法反映我国多元族群和文化的国情。教总也针对此事,在7月14日与教育部课程发展局及课本局展开对话,针对华小四年级历史课本的内容及课程纲要等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其实,除了华小,现今的国中历史课亦有类似困境,马来民族奋斗史和伊斯兰文明史占据了绝大篇幅。
在国家语文出版局的安排下,教总目前和教育部课程发展局及课本局,针对华小四年级历史课本的内容和课程纲要等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教育部官员在会上表示,华小和淡小的历史课本必须直接翻译自国小的马来文版本,是教育部的政策。
教育部认为,历史课本的内容是有关史实的描述。因此,各源流学校必须采用同样一本的历史课本,不同的版本,就会出现不同的史实,造成混淆的情况。
变成独尊伊斯兰文明
针对这点,教总则认为,历史课本本来就必须根据史实来编写,而且出版社必须根据教育部统一的课程纲要来编写,因此不会出现不同的史实。
例如,在谈到家谱时,国小版本的课本会以马来家庭作为选材,华小就以华人家庭为例子,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史实。
其实,学校历史课本教科书出现单一族群为主的编写方式,不单只是华小面对的问题。在更早以前,多元族群的历史与文化在国民中学历史课本早已消散零落,民间学者透过严谨的研究,论证国民教育的历史课本已从独立时期的百花绽放,逐渐演变成独尊马来族群和伊斯兰文明。
在国民型中学负责历史科教学将近20年,对国民中学历史课程的教与学有深入研究的张荣强博士,在2010年发表的期刊论文《谈国民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中提及,现今的国中历史课本在介绍各族宗教与文化不够全面,华裔先贤的功绩和对国家贡献被淡化,过于强调马来民族的英勇和牺牲,伊斯兰文明篇章太多,以及编者的历史诠释角度不够中立。
仅一句话介绍叶亚来
他表示,如今国中的历史主题有马六甲王朝史、殖民史、国家独立史、伊斯兰文明史、欧洲发展与经济史、二战后东南亚民族国家思潮,以及马来西亚的诞生和步入现代等共12个主题。
在这当中,中二历史课本的吉隆坡开埠史,整篇内容只有一张叶亚来的照片和一句说明而已,经济发展史也没有介绍徐炎泉、陆佑、姚德胜等华裔矿家,同样亦没提及南洋橡胶王国开创者陈齐贤。
“在中三课本的抗日史方面,亦只著重在马来社群,并没有深入讨论华人和印度人在抗日所扮演的角色,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主要是由本地华裔人民所组成的史实,明显地受到忽略。”
他指出,课本编撰者所使用的词句亦带有特定立场,例如中三和中五课本不断使用移民、外地人和外来者称呼华人和印度人,同时亦带有贬义地称甲必丹郑景贵是华人黑社会领袖。
“在看待马来亚早期左派运动方面,课本撰写者也将早期激进马来民族运动分子,描述成是意图取得我国公民的印尼人,但却没交待左派马来民族主义者,是反殖民统治和争取国家独立的事迹。”
张荣强博士指出,在中五课本提到马共管理马来半岛的14天里很多马来人被杀,编撰者只强调马共残害马来人;中三课本亦只谈马来人组成地方自卫团英勇对抗共产恐怖分子,淡化其他族群的贡献。
政治史太多 新生代历史观狭窄
张荣强指出,伊斯兰文明占中四课本50%内容,但兴都教和佛教的说明却不够完整,对道教和基督教的交待更是简略,这将使新生代失去认识多元宗教与文明的机会,以及被塑造出来的历史观也片面狭窄。
“总结来说,中学课程内容纲要谈政治史的部分太多了,例如中二课本的8个篇章当中就为7(政治)比1(经济),中三课程悉数为政治,中五课文9个篇章则是7(政治)比2(其他)。”
他指出,如果只是为了某个族群的利益,连社群之间最基本的尊重都不被重视,是无法写出令全民接受的历史,其实独立后的近代历更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探索,但这部分并没获得重视。
他也说,历史教科书会把马来(西)亚的独立与建设,归功当时到伦敦谈判的联盟政府领袖。不过,历史只能记录表面象与最后的结果,对于深层、复杂、曲折的历史事迹,其实还有待探索。
60年代历史教育注重世界史
历史课本内容的错置并非朝夕形成,我国历史教育独立初期是百花绽放,只是在这数十年期间,逐渐演变成独尊马来民族史和伊斯兰文明史。
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王丽兰,曾经比较我国从独立初期至今历史课本内容的变化,并结集成果发表成论文《从百家争呜到合而为一:检视马来(西)亚国民中学历史教育与历史教科书的演变》。
“从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我国历史课本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是‘一纲多本’,尽管各家教科书出社版在内容的比例和诠释略有不同,但是仍处于在同一个大方向上,此阶段可谓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她指出,马来西亚迟至1968年才有中学历史课程大纲,初一的课程包括了中国、印度、东南亚的早期亚洲,以及希腊与罗马早期欧洲史,和兴都教、佛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等宗教史。
“初二的课程注重在马六甲与印度王朝、中国元朝和明朝等亚洲历史,以及欧洲封建制度、文艺复兴和科学发展等;至于初三则是著重在工业和社会革命,以及东亚和东南亚的近代史。”
“中四与中五分成4个主题,即马来史、英国殖民史,以及殖民与解放的发展,和马来本土早期的印度、中国、伊斯兰教、兴都教等发展。”
王丽兰指出,大马60年代的历史教育较注重世界史,特别是西方和东方的政治与民主发展,并没有特别强调要以本土历史为主轴,而是根据世界史重要历史事件,依章节与题目作安排。
没突出甲王朝
“这样的课程安排著眼于世界历史,冀以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观看人类文明的演进,再从中寻找到自身的定位。不过,当时这样的大纲却被认为过度注的外国史,而被冠上欧洲中心主义。”
她透露,70年代的历史课本,本土与世界史仍然分布平均,初一以东南亚历史为切入点,介绍我国政经文教发展;初二则是马来亚与西方势力的拉锯战;初三则是建国过程和政党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历史课本并不会特别突出马六甲王朝,由此可见,马六甲王朝被视为是马来主权的象征,在1970年代的初中课本是尚未被塑造与建构出来。”
培养效忠精神 历史课列必修科
王丽兰说,敦马哈迪在1979年时任教育部长时,组织了“检讨教育政策内阁委员会”,提出KBSR和KBSM改革,以培养效忠国家和以国家为傲的精神,同时规定历史为必修科。
中学历史课因此在80年代以后大幅度地改变,初中以各个主题来叙述马来亚500年历史,以马六甲王朝以及马来州属历史为主轴,并且以“马六甲王朝”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开端。
华印族排除在外
“事实上,马六甲王朝以前有若干东南亚古王朝存在,但这些史料却没编写入初一历史课本,马六甲王朝的政治、文化也被当作建构马来西亚的形象和符号的唯一正当性来源。”
初二的章节重点分别有“殖民政权的入侵”、“外来政权掌握本土资源”、“对抗外来殖民政权”,印度与华人劳工被安排在外来政权的章节中。
王丽兰表示,从课程内容可见,编者以“丰富资源--被外人抢夺--努力对抗取回”的论述,来建构大马的国族形象,作为培养国民爱国的基础论述,但吊诡的是,华印族群却被排除在外。
“以1996年版本的中五历史教科书为例,其是中学历史的总和,因为其主题重复前4个年级的内容,以总结的形式来为历史作价值判断,内容强调现今许多马来传统皆从马六甲王朝时代开始。”
她指出,我国60至70年代的中学历史内容,很大部分是中国史和印度史,这是为促进国内三大族群在文化和历史上的相互了解。然而,在KBSM推行以来,这些历史都排除在课程之外。
“取而代之的,是以马六甲王朝为正统的建国历史,内容大致确定为85%本土历史和15%的世界历史,而85%本土史内有73%是马来民族史、14%原住民史、9%是华族史,以及4%印度族群历史。”
她总结,从马来西亚历史教科书这50多年的变化,可以观察到从早期百家争鸣的状态,到1980年代以后,执政当局在政权稳定发展的同时,教科书内容也趋向合而为一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