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出席“GERDQ自测问卷”马来文及中文版推介礼的主讲人之一,家庭科医生保罗维克(Dr.Paul Victor)表示,精心设计的“GERDQ自测问卷”能让病人简单地进行自我评估,并协助他们判断自身症状与疾病的关联,进而寻求正确的医疗建议。
“使用‘GERDQ自测问卷’,也可协助医生为病人制定最适合的治疗策略,以及追踪观察有关病人对疗程的反应。”他说。
GERDQ自测问卷(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包含6道简单问题,是一个经过科学测试的评估工具,可帮助病人精确地指出症状发生的正确部位和频率。同时评估胃食道逆流症对病人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有关问卷如今已推出马来文和中文版,以惠及更多民众。
忽视病情 引发食道炎
另一位受邀出席该项媒体发布会的主讲人,马大医院肠胃肝胆专科主任兼马大医学系教授拿督吴干利表示,胃食道逆流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定义是指病人因胃酸不正常逆流,形成令人不舒服的症状并引发后遗症。
其典型状包括胃灼热(俗称火烧心)及因胃酸逆流至喉咙和口腔,造成酸或苦的感觉。他坦言,在西方国家,胃食道逆流症是很普遍的疾病。但近些年来,此疾病在亚洲国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吴干利教授引述一项针对亚洲人胃酸逆流的调查(Asian Burning Desires Survey)说道,大约有2/3胃食道逆流者并未察觉到本身的病情。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对胃灼热、胃酸逆流等症状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常让病人误以为这只是短暂的现象,甚至对此疾病置之不理或自行到药房买胃药服用,使得病情难以诊断。
然而事实上,长期患有胃食道逆流症,可造成慢性或/及严重的后果。当食道细胞膜过度曝露于胃酸的情况下,将造成食道发炎,也称食道炎(esophagitis),更甚的是,约有50至65%的病人会出现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esophagitis)。若不加以治疗,胃食道逆流症拖得越久,就有越高的风险导致病人罹患食道癌(oesophagealcancer)。
调整饮食作息 减轻肠胃负担
陈振和自26岁被诊断出胃食道逆流症,经过适当的治疗与控制病情,他与该病和平共处了12年。
“我仍记得第一次发病时,胸口灼热像火烧心一样。尤其当吃饱饭后或躺下时,胃酸逆流和火烧心的症状更加明显,严重影响日常作息和工作效率。”他说。
由于对胃食道逆流症一无所知,陈振和辗转跑了几家诊所,普通胃药只能暂时舒缓当下的症状,他的病情一直不见好转。直到有一次他到牙科诊所检查牙齿时,牙医瞧见他的蛀牙,怀疑他有胃食道逆流症,建议他到肠胃肝胆专科检查。经医生详细检查及胃镜诊断,他被确诊为胃酸逆流症。
“目前,除了定时服药之外,我也会注意日常饮食的摄取,少量多餐。运动方面,我也会尽量避免进行一些会增加腹压的运动,以免加重胃部的负担。”
最后,他鼓励病友们,胃食道逆流症不是不治之症。病友们只要对自己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配合治疗,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与胃酸逆流症和平共处不是问题。